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电影路在何方 有评论认为根源在编剧(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5日01:22  中国新闻网
香港电影路在何方有评论认为根源在编剧(图)
在香港时代广场举行的香港电影百年展巨幅展板

  中新社香港三月二十四日电(记者 晓萍)香港影视娱乐界近日盛事多,第五届香港影视娱乐博览会在此间揭幕,区内地位最高的“亚洲电影节”评选活动在港举行,明星大腕云集香江,一时星光熠熠,人们在关注明星风采的同时,也对香港电影重新反思。

  在香港这个“东方好莱坞”举行的“亚洲电影节”的结果,最佳影片和影帝均由日本电影人获得,如果不是最佳女主角由刚通过“优才计划”成为港人的内地女星周迅夺得,香港电影界在众多重要奖项中几乎“食白果”。虽说失意于“亚洲电影节”大奖,未必代表香港电影事业就一无发展;香港近来也有不少好片子,而影视娱乐媒体博览会在港举行,也说明了香港在影视娱乐数码科技和制作、投资、商机上,在区内占有一席之地,但香港电影无复当年风光却是事实。

  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初,香港被誉为“亚洲电影王国”,曾创下年产逾三百部港产片,以及港产片票房年收入十多亿港元的纪录。而去年公映的港产片仅五十三部,票房收入仅为二点五一亿港元。

  香港电影取材向来创意十足,功夫片、警匪片、喜剧片、古装片,都曾在亚洲影坛引领风骚。近年香港电影市场缩小,资金紧绌,香港电影取材也越来越局限于动作片之中,令人不胜感慨。

  有评论认为,香港电影业在颁奖台上的苍白,根源在编剧。“没有一个好剧本,就不会有好的作品,没有好作品、感人的作品、有血有肉的作品,又凭什么产生好导演、好演员呢?”

  就在五光十色的颁奖礼、展览会开幕的同时,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电影作品展览,正同时在香港电影资料馆举行,那就是《儿女情长——易文电影》。易文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著名的编剧,由他编剧和执导的影片,包括此次放映的《星星、月亮、太阳》、《教我如何不想她》等都是老观众耳熟能详、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影片。易文本人,文学造诣深博,其作品平易近人,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时移势易,香港电影的优势和基础虽然仍在,但香港电影愈来愈依托通俗文化。香港电影有人才长期积累、与国际接轨、创作自由等方面的优势。而目下的香港却缺乏“有血有肉”的编剧人才,以及真正打动观众的电影。

  在当今“好剧本比资金和好演员都更加匮乏”的情况下,香港不少有才之人却不愿从事编剧行业。记者一位曾在内地获过不少奖项的编剧朋友说,她看到香港编剧人才奇缺,剧本参差不齐,心里也很着急,但她并没有打算重新执笔,因为“香港生活压力太大”,要为生活奔波,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写剧本,“而且在香港当编剧收入不高,也没什么地位”。因此现在从事金融工作的她,建议香港宜借鉴韩国政府对影片摄制和电影剧本写作提供财政援助的方式,由香港电影发展局建立委任剧本写作的制度,促进电影创作。

  在金融海啸下,金融业等传统支柱产业前景不明,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是实现香港产业转型经济复苏的可行途径。振兴作为本地创意产业龙头和旗舰的香港电影,推动香港创意产业发展,为时下的一大呼声。

  香港电影虽然目前仍然保持着自身独有的特色和魅力,继续在世界电影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正如当地报章所言,除了培养人才,“香港电影不但应具有本地色彩,而且需具有大中华文化视野。” 这当是香港电影未来的路向。(完)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香港电影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