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对芝加哥的读者而言是个格外不幸的日子,随着该市两大日报集团之一的芝加哥太阳时报集团正式宣布破产。他们将开始适应没有实体报纸的生活方式,比如在公车看报纸的习惯。当天,芝加哥太阳时报集团的股价永远定格在了2美分。去年和前年还是0.88美元和5.2美元。
破产后遗症
尽管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哈尔布雷奇在信中反复向读者保证“破产不意味着新闻业务停止运转”,公司将继续正常运营旗下《芝加哥太阳时报》等实体报纸的新闻网站,但事实证明,读者能够享受到的新闻服务正在流失。
就在破产前一天,《芝加哥太阳时报》5年来首次提价,将周一至周六的零售价从50美分涨价到了75美分,涨幅达到25%。这么一来,就与它的对手《芝加哥论坛报》平起平坐,后者去年1月才把同类日报的零售价从50美分涨到了75美分。
《芝加哥太阳时报》的节流从2007年底就开始了,相继采取了削减养老金、裁员15%、减薪减福利等节约5000万美元的措施。“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需要确保尽量减少现金的流失。”哈尔布雷奇自去年2月上任以来就在董事会内放了第一把火,把整个董事会成员都换了个遍。
芝加哥人并不是惟一感到失落的美国人。全美国的日报集团都在频繁削减发行量或干脆停刊。丹佛市的第二大报纸《落基山新闻报》也在今年2月宣布倒闭。《西雅图邮讯报》也在今年3月宣布从平面媒体撤退到网络版本,缩减规模达到九成。
征兆早已浮现。查看太阳时报媒体集团的官方网站,就会发现集团采编人员在集团破产之前就开始了集体大逃亡。集团总编Michael Cooke于2月转投《多伦多星报》。集团体育专栏作家Jay Mariotti更有先见之明,去年夏天就改投美国在线体育频道。
谁该负责?
是谁毁了《芝加哥太阳时报》?集团前任管理者布莱克成为了许多人指责的对象。高级副主席麦克唐纳在法庭上作证,公司恶化的财政状况缘自近年来一系列的错误决策。他把这归咎于布莱克等众多前领导人。事实上,广告盈利下降和发行量边缘化是芝加哥两大报业集团破产的直接原因。《芝加哥太阳时报》曾经是Hollinger国际公司这家横跨加拿大、美国、英国和以色列报业巨头的重要组成,后者于1994年以1.8亿美元收购了《芝加哥太阳时报》,并把总部搬到了芝加哥。最近一次年报显示,这家拥有100多家报纸、网站等新闻载体的集团到2007年年底,拥有3.72亿美元的收益和1.4亿美元的损失。哈尔布雷奇还不死心,称将以没有任何报纸用过的方法筹集资金。
谁是下一个?
南加州大学新闻学院院长Geneva Overholser无比悲观地预测,报纸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已经腐朽不堪了。他甚至担心,是否所有报纸都会完蛋?
比《芝加哥太阳时报》更强大的美国媒体也开始寻找对策。美联社集团董事会上周末宣布发起一项“报业保护不适当新闻”的运动。由于报业危机以及读者转向网络媒体的压力,美联社正面临订阅下降的威胁。
从本周一开始,美联社将大幅减少3500万美元的收费。美联社去年已经将所有会员的费用减少了3000万美元。这将使美联社在2008到2010年间从其他美国报业成员得到的收益减少三成。此外,集团还将对续订成员提供更多的折扣。
《波士顿环球报》发行者Steven Ainsley也在致员工的信中首次证实,集团高管上周末与集团工会的谈判取得进展,并从非工会成员中“拔毛”,可能会进一步减薪和裁员。《波士顿环球报》的所有者《纽约时报》也在向报业所属的13个工会施压,如果后者不能迅速同意2000万美元的协议,就停刊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