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效益缺失 魔术产业难成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5日16:37  北京商报
经济效益缺失魔术产业难成链(图)

刘谦

  春晚刘谦的表演一度让“魔术”成为今年最炙手可热的语汇,在今天魔术市场看似白热化的背后,我们不禁思考,过去,魔术为何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今天,为何又“忽如一夜春风来”?未来,魔术产业是否会“千树万树梨花开”?

  商业魔术秀带领荧屏走进“魔术时代”

  当记者拨通湖南卫视《金牌魔术团》总导演易华的电话时,她正在忙着修改手中的台本。一台魔术节目要录制7个小时,这不得不让易骅奔波忙碌、神经紧绷。不过,易骅似乎乐此不疲。

  在内地荧屏春晚后集体进入“魔术时代”后,湖南卫视周日晚播出的《金牌魔术团》4月12日首播起就创造了收视狂潮。作为国内首个大型魔幻情景互动秀,易骅导演的《金牌魔术团》,似乎丝毫不惧与其“三足鼎立”的安徽卫视的《星光魔范生》和东南卫视的《盛洲全民大魔竞》。

  早在2007年,易骅就提出了魔术节目的创意,“因为那时的娱乐节目都是唱歌、跳舞之类的,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东西,所以我想在内容上有新的突破。那时候节目准备叫《魔法学院》,刚提出来时,领导和我自己都在考虑,这个节目有没有市场呢”?

  以前从不看魔术节目的易骅,对魔术的认识还停留在“大变活人”的阶段,“刘谦是我认识的第一个魔术师,他的近景魔术让人耳目一新”。《魔法学院》的创意讨论了一年多,但一直悬而未决,直到2009年春晚,刘谦的《魔手神彩》成央视收视黑马之后,湖南卫视才下定做魔术节目的决心,《金牌魔术团》应运而生。

  “不过,魔术节目很难做,商业运作很成功的魔术并不多,要想做成功,背后必须要有强大的团队来运作。”易骅表示,“全世界最伟大的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他的成功就离不开资金雄厚的经纪公司的操办,经纪公司对魔术节目进行策划、包装、改良,将魔术艺术进行市场化运作”。

  刘谦的成功也是因为背后有个智囊团——“魔幻团队”。该团队不光对他的形象包装出谋划策,而且还参与电视节目的整个制作,拥有这样团队的魔术师非常少。湖南卫视的道具师也透露,曾经想研究刘谦带来的道具,但刘谦团队中有个特别敬业的助理,只要表演一结束,助理就会立即上场收拾残局,绝不会让任何人碰。

  公众视野之外的职业魔术师

  如果没有春晚刘谦带来的魔术热,像徐秋这样的职业魔术师或许一辈子都不会像大明星那般进入人们的视野,尽管她出生于百年魔术世家并屡获国内魔术大奖。

  徐秋,中国魔术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魔术协会会员,曾获得首届全国“魔术奇观”大赛银奖。徐秋家族中,曾外祖父傅志清、外祖父傅天正都是毕生从事魔术工作。舅舅傅腾龙曾担任上海魔术团副团长、上海魔术师俱乐部主席。

  徐秋作为第四代传人,父母希望她把魔术传承下去。徐秋12岁就成为杂技团的专业魔术演员,15岁考入了铁道兵文工团。“那还是1978年,在部队文工团,魔术师也就是一普通工作人员,工作性质与在机关差不多,工资按照行政级别来。”徐秋告诉记者,“平时的工作也就是完成上面下达的演出任务,演出多一点,津贴就会多一点。那时也没有人把魔术师当成艺术家或者灵魂的工程师,演得好会有人喜欢,演得不好还会被人瞧不起”。

  魔术曾远离商业

  “魔术师一直以来都被编进杂技团,由于认识的局限,人们也只是把魔术当做一个小节目,没发现它的发展天地,这也是过去魔术没有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徐秋表示。“直到1980年,美国魔术师马克·威尔逊将魔术专场表演带到中国,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国内才出现了三四个专场魔术表演团体,魔术师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了不少。”

  从1980年起,徐秋开始创作节目,并参与表演。她创作的《美好的春天》、《彩巾联结》、《梦幻花色》成为魔术界的经典之作,梦幻般的意境中,绸缎飘动,绢花绽放……“魔术道具那时还不像现在这样开放”,徐秋回忆道,“那时,只许使用一些比较正面、阳光题材的道具,比如鸽子、花、草等,连扑克牌都不许用,因为觉得扑克牌太神秘,跟迷信、赌博有关,不健康”。

  “表演风格也很‘严肃’,主要是指令性演出,表达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慰问,因此与观众也不是很贴近。”徐秋表示,“总体感觉,魔术当时是一门‘严肃艺术’,与现在的商业化魔术有很大不同”。

  杂技团解散 魔术师成杂志主编

  1985年,《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世界》把中国观众带入了另类的魔术世界。钓鱼、变鸽子、耍扑克……“严肃”的中国魔术在大卫的飞机、长城、自由女神像面前全成了“小儿科”。徐秋说,当时国内很多魔术家看到差距后,都想赶上大卫,徐秋自己就收集过一大堆录像带和成摞的笔记。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徐秋已成为中国颇具名气的女魔术师。1995年,徐秋表演的魔术登上了春节联欢舞台。1998年,徐球创作的《换人》、《近台手彩》等获得国内外大奖。她本人也在2000年受聘担任“金菊奖”第二届全国魔术大赛评委。

  然而,在她快40岁时,却不得不离开了舞台———她所在的杂技团宣告解散。据中国魔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罗秉松回忆,“文化部每年给中国杂技团的拨款就已经很少,到了‘中国魔委’就几乎没剩下多少钱。我们要靠不断地找关系、拉赞助才能生存下去”。尽管还是中国魔术艺术委员会委员,但现在的徐秋,身份已变成中国杂协《杂技与魔术》杂志社执行副主编。

  缺乏互动是中国魔术“病根”

  更让这些职业魔术师悲哀的是,多年过去了,魔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还是很令人失望。“其实,目前中国的魔术在技法上面并不逊色于国际魔术,多次在国际魔术节上拿金奖,但中国魔术主要的问题还是与观众距离太远。魔术是需要与观众交流的一种表演,但长期以来魔术演员追求炫技,轻视与观众互动。”徐秋表示。

  “刘谦之所以能火,是因为他的近景魔术非常注意与观众互动,近景魔术所用的道具往往是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扑克牌、钱币、戒指等等,但这种演出离观众很近,甚至是在观众眼皮子底下表演,观众可以更加真切地体会到魔术的变化。”徐秋表示,中国传统魔术还停留在舞台魔术阶段,如空中取牌、空手变花、人体悬空、人体切割等。

  魔术师收入不如二三线歌手

  易骅告诉记者,《金牌魔术团》参赛选手和评委都是国内外顶尖的魔术师,“但是,魔术师的出场费远不如歌手高,国内一线魔术师的收入甚至比二三线歌手的收入还要低,哪怕是获得魔术界奥林匹克奖的魔术师也是如此。”易骅表示。

  随着魔术今年在中国的风生水起,各种魔术培训班也如雨后春笋,很多孩子都来魔术培训班学习。现在很多魔术师开始在魔术培训班教学,一位民间魔术师表示,“托刘谦的福,我现在成了魔术教师了,在魔术培训班上课,一次课就能挣400元,一个周末教4次,便可挣1600元”。

  相比以前没有固定单位、整天到处游离、生活费全靠四处“打游击”,这位民间魔术师对现在的生活状况还是比较满意的,“以前在饭店演出一场只有50元,还很少有人请,今年好一点了,演一场就两三百元”。但生活的压力让他仍然要干兼职。

  魔术节目难在创新

  “魔术这行有它的特殊性,一个歌手唱不好歌还是歌手,一个舞者跳不好舞还是舞者,但是魔术师变不好魔术,就是小丑。被唱破音的歌曲,是有笑点和爆点所在的,而穿帮的魔术,则是无趣、乏味、影响观众乐趣的。”易骅表示。

  “魔术的特殊性还体现在,不在同一地点、同一观众面前重复表演,因为它就像相声、小品一样,是有包袱的。”易骅告诉记者。“由于不能重复表演,所以魔术节目必须不断创新,但每一期都出新的魔术节目很难,这其实是违背魔术规律的。”易骅感到很困惑。

  魔术师演出前一般要花两个小时准备所有装置、道具,因为它不允许失败。“魔术师每次表演都是非常紧张的,不光要有精准的技术和工艺制作,还要能控制观众的行为,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而且,魔术表演的流程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这都要靠魔术师自己设计和把握,这也是魔术师难打造的原因。”易骅表示。

  录制魔术节目非常辛苦,往往要花上七个小时的时间,道具、服装、灯光,每一个环节都要审慎,不能有半点差错。“灯光都要一个个调出来,哪盏灯必须去掉,哪盏灯必须加强,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否则魔术的效果出不来。”易骅告诉记者。

  魔术道具 内地厂商放走的商机

  虽然魔术表演目前在国内很受欢迎,但是魔术道具售卖产业却刚刚兴起。据统计,全国已有大大小小700家魔术店。“魔术道具和有些商品不同,卖得出去是商品,卖不出去就是废物,这也是该行业的风险所在。”北京古灵精怪魔术用品店的店主告诉记者。

  店主娴熟的技法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魔术功底。“开魔术店,教人魔术赚点钱,但是生意也不太稳定,很多魔术店常常今天开、明天关。以前基本是无人问津,除非碰到专业团体来订购道具。”

  “你买我的道具,我就教你怎么变魔术。”店主调侃道,记者在店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魔术道具,可是,一套最便宜的道具也要卖60元,店主表示,“这些都是去香港、台湾等地进的货,成本很高。自己制作吧,没那个手艺,没那么多钱,也怕太简陋、落伍,卖不出去”。

  大学生是未来魔术发展主力

  据易骅介绍,来《金牌魔术团》表演的很多年轻魔术师都是非魔术专业的大学生。“大学生们创新意识特别强,能创出和老艺人不同的风格。所以,未来推动魔术发展的主力和希望,很大程度上在大学生身上。”易骅表示。

  《金牌魔术团》12个魔术师中,被视为“比小沈阳还搞笑,魔术比刘谦更厉害”的郭汛杰就特别擅长创新,他将古老的道具与音乐、表演融合在一起,丰富的表情、独特的发音、精彩的魔术、夸张的动作、诙谐的表演让评委都站起来了,观众也头一次发现,原来,魔术可以这么演。

  “过去魔术师很少,现在魔术师队伍膨胀得很快,但现在的问题是量很大,但良莠不齐。”徐秋表示,“优秀的魔术师会带动魔术产业的发展,激烈的竞争也会通过大浪淘沙形成一个稳定的发展态势”。

  魔术产业链仍未清晰

  在易骅看来,国内还未形成魔术产业,还很松散。“今年境况会好一点,但魔术市场到底有多大还不明朗。要想形成魔术产业,必须创造经济效益,要有产业链,否则就只是魔术热而已。”

  “魔术的潜在市场是一直有的,它是一个很特殊的文化艺术,别的艺术替代不了。”易骅表示,“预计魔术产业不会太火爆,也不会太冷清,应该是进入平稳发展状态。现在很火爆,过一段也许会消沉,但不会停滞”。

  商报记者 刘妮丽 图为资料图片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刘谦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