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盘点:娱乐生活60年 娱乐载体演变史--录像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12:11  新浪娱乐
盘点:娱乐生活60年娱乐载体演变史--录像带(图)

录像带

  电影载体2-录像带

  能够挑战电影地位的,还要算电视机,但中国的情况又不同于当年的好莱坞危机。准确的说,挑战电影这种娱乐方式的是电视,而掏空电影院的,则是八十年代街头大大小小的录像厅。80年代电视机在中国迅速普及,与电视机配套的录像机跟着走上了历史舞台。当时电视节目也不丰富,它既可以弥补电视的单 一缺陷,用来看电影,实用性极佳。录像带在不同人之间流传借阅,互相拷贝复制,读到掉磁卡带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一方面这也是内地电影放映场次和影片内容跟不上观众的一个体现,人们自然要去寻求更为便利的途径,观赏到更新奇的电影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

  从80年代到90年代,受当时港片兴盛等多方影响,录像带领域基本维持着以香港电影为主体、外国片为辅助的受众欢迎模式。许多人在录像带里认识了吴宇森徐克以及史泰龙施瓦辛格。多数民众不会费心去认什么导演,传到手里刺激好看的就行了。总之录像带和录像厅的美好时光,在中国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最后被VCD终结,因为没有强大的录像租售商反对,其被淘汰的阻力反而比国外小些,这也算是中国观众的幸事。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已有22条评论

 2009-09-04 01:52:21
明年的载体是什么?
 2009-08-31 14:48:06
要知道现在的学校还在用卡带,还是发生在上海这样自以为比较前卫的城市。不知道现在的学校是怎么回事?
 2009-08-31 14:47:18
要知道现在的学校还在用卡带,还是发生在上海这样自以为比较前卫的城市。
 2009-08-31 14:00:01
我只想告诉作者,卡带是21世纪初销声匿迹的,而不是作者说的90年代末。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感受。
 2009-08-31 10:52:07
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标志着一个文明社会的进步过程。
jjx97125 2009-08-31 06:46:29
毛泽东时代制作和拍摄的电影绝大部分是很好的,对广大人民(从学生到老人)有很大的激发、警示和教育作用,看了以后,都想着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为人民服务。而现在呢?有多…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