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在互联网泡沫的最高峰,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这两家全球重量级资讯巨头走到了一起。如今,两家公司结束了10年的勉强婚姻最终分手。作为美国并购金额最大的一宗案例,两家的结合在当时轰动一时,而如今的分手也同样轰动世界。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史上最失败的公司联姻。它们为何会走到今天这样的局面?分手后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12月9日,争吵了半年多的传媒巨头时代华纳(Time Warner)和美国在线公司(AOL)终于正式分手。
这一天,美国在线及其7000名员工将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昨日,从时代华纳分拆出来的美国在线,其股票正式开始单独交易。这意味着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为期十年的“世纪大合并”走到了尽头,并以惨败告终。
时代华纳失去“现金牛”
AOL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姆斯特朗表示,作为一家独立公司,AOL将重新关注科技、网络媒体内容等业务。对美国在线来说,其数量巨大的在线观众和广泛的知名度是最大的无形资产。
数据显示,在今年10月份,其用户人数比“脸谱”和亚马逊等网站都要多。
不过,分析人士却指出,虽然AOL拥有大量用户,但愿意在该网站投放广告的公司却很少。从时代华纳分拆出去后,AOL利润下滑的局面可能会持续数年时间。
时代华纳的日子也不会很好过。有媒体称,分拆后,时代华纳将失去AOL这只肥壮的“现金牛”。分手之前,AOL在时代华纳现金流中的份额约为20%。未来时代华纳如何弥补失去的现金流,这将成为公司高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分手之后
分手未必是坏事
有报道称,去年,AOL曾为时代华纳贡献了1/3的现金流,这证明AOL的资产还具有一定价值。不过,如今的分手结局对双方未必是件坏事,AOL会按一个真正的新形态公司去发展,不再受传统媒介的管理层束缚,而时代华纳集团也得以甩掉包袱,更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
资本:庞大的网络受众
美国在线继续保留的资产包括了其庞大的网络受众,这将成为它独立发展的有利因素。另外,不少人认为美国在线强大的知名度将是一个竞争优势。
不过,美国在线当前的绝大多数用户仍然来自于其拨号上网业务。当这些用户上网时,便会自动登录到公司网站。
但随着宽带的普及,拨号业务处于严重下滑态势,甚至面临从市面上消失的局面。2002年,美国在线拥有2600万拨号上网用户,目前只剩下540万。
另外,业内纷纷猜测,正在裁减三分之一员工的美国在线,未来还将剥离更多的网络资产,包括即时通信服务ICQ等。
困境:抢谷歌的“残杯冷炙”
“现在,谷歌已经基本控制了搜索和广告世界。”分析师麦奎维指出,“其他人的全力争夺,抢的不过是人家的残杯冷炙而已。”
与上世纪90年代通过销售拨号互联网接入服务的盈利模式不同,从明年开始,AOL将作为一个失败者努力增强自己的网站和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以抵消拨号网络服务收入的下降。分析师本·萨切特表示,美国在线未来的发展应当依赖于自身的网络搜索服务,并引导着用户进入与搜索内容相关的内容。
同样,时代出版的业务缩水也很厉害,作为以杂志为核心业务之一的时代华纳,《人物》、《财富》等著名杂志已不再景气,出版业务有可能成为其分拆的另外一个环节。
通过分拆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有线电视业务,新的时代华纳集团将更加专注,能继续在自己的电影、电视领域做精做强。同时,它的债务包袱变得更小,在媒体变革的大背景下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
为何分手
经营模式和资源未能很好地整合
有评论认为,导致这两家分手的最主要原因是双方管理层和资源没有达到很好地整合。
这两家企业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华纳就像一批老派的西装笔挺的人,跟习惯穿牛仔裤工作的技术人员是很难相处的。
而导致AOL被弃的直接原因在于其越来越差并难以改善的经营困境。当前AOL的业务已经陷入“吃老本”的境地。据国外媒体称,至今有人仍将“AOL”一词与那些拨号上网的业务相联系。
另外,AOL“迎娶”时代华纳时的市值高达1630亿美元,而分手时预估市值为34亿美元,仅相当于“最初”的2.1%。
分手教训
从最大并购案到MBA反面教材
AOL与时代华纳的并购在当时国际上轰动一时,也是美国并购金额最大的一宗案例,但事实证明也是个最失败的整合案例,而且如今成了若干大学MBA的反面教材。
美国在线是美国第一大因特网入网服务商,用户曾多达2600万。
时代华纳是全球第一大媒体公司,其有线电视系统可以为近2100万用户提供服务,拥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时代》与《财富》杂志等著名品牌及资产。
两家联姻:
网络繁荣的“终极象征”
作为互联网繁荣时期的“终极象征”,AOL 2000年以1470亿美元收购了时代华纳。这次新老媒体的结合本身承受了业界太多的期望,双方还在控制权上展开角力。
2001年1月,时代华纳为了打造多渠道传媒帝国,又反以1630亿美元的价格买下AOL公司。
当时,时代华纳还庆幸找到了进军新媒体的强大靠山,不曾想网络泡沫促成的这桩交易随即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公司联姻案并因此饱受嘲笑。(黄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