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湖南卫视导演选秀节目“我要拍电影”首播,一时间,鲜花与板砖齐飞。有人在欢庆草根导演获得出位的机会,有人在质疑这一彻头彻尾的商业活动在一切朝“钱”看。其实,商业片在有效加速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看待电影“钱规则”,我们不妨再多点宽容。
虽然2009年全国电影票房突破60亿元大关,但这个数字甚至不及一家制造巨头的体量。电影圈并非遍地黄金,陷阱倒是时不时地等着人往里跳。一部电影拖垮了一个公司的例子并不鲜见,况且有人还言之凿凿地断言中国电影产业整体还是负数。每年出产的400多部电影能上院线的才不到100部,几家盈利、几家持平,其余难逃赔钱厄运。没有固定商标,没有质量监管体系,没有市场调查保证,大明星和大导演也有可能变身票房毒药。当档期、大明星、大牌导演这些传统的赚钱公式不再被迷信,降低成本、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无疑才是明智之举。
制作、推广、营销,这是电影烧钱的三大板块。好莱坞的成功首先是营销的成功,经过影星见面会、首映式、影评等一系列地毯式轰炸,整个制作成本的四分之一甚至一半就花出去了。最新鲜的例子,《阿凡达》5亿美元成本中,有1.5亿美元就是花在营销上。在福克斯砸下1.5亿美元后,电影未映先热,据说北美地区的大街小巷或在网络视频、网络照片上就出现了大批将脸刷成蓝色、身着《阿凡达》广告衫的粉丝。而当网络平台开始售票后,近2万张票被瞬间一抢而空。反观中国电影,拍完了几乎宣传就没钱了。中国毕竟不像好莱坞,那些家大业大的公司,赔得起也赚得起。
“我要拍电影”冠军将获1000万元电影基金,这1000万既革不了电影人的命也改变不了中国电影格局,但节目高在整合电影、电视双方的平台和资源,成功谋杀菲林、带动话题,让湖南卫视的贺岁片未拍先热。通过选秀方式吸引观众注意力,省钱更能挣钱,制造了足够的关注度和人气,更高明的是把风险降到了最低。这种中国电影人要修炼的营销内功,干嘛要“板砖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