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我们最大的成功是知道当初的定位是正确的,没走什么弯路
□外界的口口相传比我们的对外宣传有效百倍
□今后我们的精力主要用来生产原创精品
□国家应拿出更多资源来普及高雅艺术
30亿元盖一个大剧院,太值了
“30亿元盖一个大剧院,值不值?”
即使国家大剧院已经成为国际大剧院阵线的重要一员,还是有人问这个问题。
不过,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觉得“太值了”。陈平说,如果把大剧院比作一个炼钢炉,三年里以及未来数年中它所喷发出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对国家艺术资源整合的能量、对文化产业的导向与辐射力都是不可估量的。“从这个角度说,没有比这笔钱花得更值的了。”
今年2月,德国汉堡芭蕾舞团阔别中国内地11年后再度访华,经典芭蕾舞剧《茶花女》得以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11年前,芭蕾编导大师诺伊梅尔在北京做过一次短暂演出。剧场的局促、观众的不安令他十分失望,曾发誓再也不来中国了。
然而在2009年,诺伊梅尔惊奇地发现美国芭蕾舞剧院、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巴黎的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都有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经历,而且异口同声地赞扬了这个不足三岁的新生儿。“大家很容易判断世界艺术的潮流涌向哪里,我只好违背自己的诺言。”诺伊梅尔这样说。
“外界的口口相传比我们的对外宣传有效百倍。”陈平还记得,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国际演出季正式开幕时,无数记者质询这样高质量的演出季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甚至在奥运会结束后,西方有媒体报道大剧院闲置现象严重,为此他不得不用事实和数据澄清不实报道。
“以前我们最怕的是国外的艺术界根本不和我们玩儿,而现在国外名团为了拿到一张国家大剧院的入场券不得不耐心等待,包括原来那些漫天要价的院团。我们通过自己的专业和努力,赢得了尊重,有了与国外演出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国家大剧院用三年的时间几乎走完了西方大剧院百年的路程,称得上是奇迹。陈平说,三年是一个基本的创业期,我们最大的成功是知道了当初的定位是正确的,没走什么弯路,而且明白了今后要发展的重点在哪里。
“不能因放松艺术品质而自毁长城”
每天早晨上班,陈平都不会直接去办公室,总是要到各个剧场绕上一两圈儿。如果碰上工作人员,他会趁机询问一下昨晚的演出情况。
“国家大剧院无疑是一个高风险的机构,有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88个化妆间、99部电梯、32个琴房、5个排练场、无数扇门,擦一次玻璃就得6万元。如果不是北京市政府的全面支持,大剧院根本不可能运转自如。”陈平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
不包括新成立的管弦乐团和合唱团,大剧院现在有正式员工450人,而且大部分是“80后”,从海外回来的人占了1/10,本科及以上学历超过一半,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4,分别来自112个不同的专业。这也是保证专业化运营和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现在的文化市场越来越繁荣,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家大剧院一年有3亿元票房,占了北京市场的半壁江山,几乎是上海前十名的演出场所的总和。我们是代表国家到世界打锦标赛的,有国家意识,没想过要和国内的同行竞争。但无论是大剧院还是小剧场,面对的市场规则是一样的。我们市场部的员工经常买票到别的剧场看演出,因为你必须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哪些做得好。”陈平坦言。
国家大剧院当年的四大愿景正在变为现实:这里已经成为国内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成为艺术教育普及的引领者,成为中外艺术交流的最大平台,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它不但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精品,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更重要的是让人民可以共同享受人类创造的文化艺术经典,感受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陈平说。
今年,大剧院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就是建立“图腾性品牌”。所谓“图腾性品牌”,是指能够激发观众信仰和追求的品牌,能够带给观众强烈的归属感,能够提供与观众共同拥有的价值体系,它的品牌具有独创性和不可复制性。显然,要实现这个愿景有更长的路要走。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起一个标杆,让大家知道高品位高水准的艺术是怎样的,让中国人知道人类创造的文化艺术经典可以达到怎样的极致。一两场演出的票房好不好没关系,关键是不能因放松对艺术质量的把握而自毁长城,我们甘做高雅艺术的守望者。”陈平说。
让代表中国文化的原创产品行销世界
国家大剧院的宗旨是坚持人民性、艺术性和国际性。这三性说起来容易,但执行起来却非常难。
“今后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加大艺术教育的投入。”陈平最头疼的一件事情是,大剧院不得不为很好的作品而投放大量广告,算下来也有几千万了。要想让观众识货,只好去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当别人赞叹大剧院有多辉煌时,我并不放在心上,但当一个世界级的指挥或者歌唱家夸赞我们的观众有素质时,我才会觉得特有面子。这不就是国家形象、文化形象吗?”
“这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部分。3年中国家大剧院已经拿了2000万去做艺术普及。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做,国家应该拿出更多的公共资源来普及高雅艺术。我们期望更多观众从最初的尝鲜者变成音乐的知音。”
明年,国家大剧院将出产10多部原创产品,从舞剧到歌剧,从京剧到话剧,琳琅满目。如此大的力度体现了陈平眼中的重中之重。“中国其他的贸易都可以做到巨大的顺差,为什么只有文化贸易的逆差这么大?国际性的体现不仅仅是向世界一切经典的表演艺术敞开大门,而且包括借助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将本土表演艺术推向世界,让代表中国文化的原创产品行销世界。”
世界权威的音乐刊物、英国杂志《留声机》曾经盘点了2010年夏季演出季,世界上32个主要艺术节的211台剧目中,没有一个中国的剧目或者艺术院团。这让陈平深受刺激。
“我们不能总是高成本地进口外国的演出,却低成本或者免费地输出中国的演出产品。中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艺术资源,但怎么转化成对外文化贸易的精品是一个大课题。今后我们的主要精力用来整合国内的优质艺术资源,生产出真正面向人民、面向国际、面向市场的原创精品。”
“中国的演员是一流的,中国的舞台美术是二流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经营却是三流的。”这句话陈平一直记得很清楚。由于缺少有国际营销能力的文化产品公司,也没有跨媒体的大集团公司,“有时觉得我们就和海南岛的蕉农一样,生产出好香蕉,最后却都坏掉了,运不出去。国家应该建立起这样的渠道与这样的队伍。” 本报记者 杨雪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