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西兰的女歌手海莉·薇思特拉,昨晚在上海大剧院唱响。作为“雅姿杰出女性艺术家”的系列演出之一,这位跨界歌手的亮相,表明上海音乐舞台在世博会多元融合的演艺潮流影响下,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跨界魅力 新的享受
从小打下扎实歌剧演唱基础并崭露头角的海莉·薇思特拉,并没有按照老师们的期望和教导,成为一名古典歌剧的忠实再现者。这位“85后”歌手根据自己的爱好,让歌声随心所欲地抒发内心真实感受,因而受到欧洲古典音乐界、流行音乐界的多重关注,逐渐从新西兰走向国际演艺市场。在昨晚的演唱会上,她演唱的歌曲如日剧《白色巨塔》主题歌《奇异恩典》、典型的新世纪音乐风格歌曲《斯卡波罗集市》《黑月亮》,以及翻唱中文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展现了她融合古典、民谣和流行等元素的跨界能力,清澈纯净的歌声让观众感到心灵净化般的享受。
多元风格 溢出效应
上海大剧院运营12年来,自主举办的节目大多局限于音乐剧、歌剧、舞剧、话剧和交响音乐会等品种,除了早期曾邀请歌星韦唯上演了一台并不成功的演唱会之外,极少涉及流行领域,跨界风格的节目更是不敢问津,因此,在年轻的观众群体中被视为内容“保守”而渐露“老态”。
上海世博会的文化演艺活动,以多元融合反映世界演艺潮流的现状和趋势。前、昨两晚,爱尔兰跨界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和世博综艺大厅展现了交响乐也可以营造空灵自由的天籁之美,利物浦爱乐乐团在上海音乐厅和世博园区用列侬音乐会营造出摇滚与交响的混合魅力。世博会的多元融合的演艺潮流,显然对本市音乐舞台的内容更新和经营理念不断产生着“溢出效应”。
观众来源 得以拓宽
观众的剧场欣赏选择也在发生多元的变化。前不久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出的马兰多轻音乐团,有的专业人士不屑一顾,现场却出现了观众爆满、掌声热烈的演出气氛。在上海,经典艺术的爱好者群体不断扩大,而流行乐、爵士乐、摇滚乐等民间、民俗、民族的音乐,同样拥有渴望多元享受的庞大观众群体。一向被视为高雅艺术殿堂的上海大剧院,最近降低门槛,连续举办了跨越古今的“大地竖琴”音乐会、跨越民族的“世界听·见——朱哲琴与民族歌乐师音乐会”、跨越古典和流行的海莉·薇思特拉演唱会等,不仅使得演艺内容大为丰富,也大大拓宽了观众来源,让人们对世博后上海音乐舞台的更加缤纷多姿充满期待。
本报记者 杨建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