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组数据。据尼尔森公司调查,2010年通过在线方式销售的音乐比例将占全球音乐销量的50%。iPod全系列自2001年推出后截至今年10月全球已销售近2.7亿个。麦当娜2008年以2.42亿美元成为Billboard杂志“最赚钱歌手”第一名,其中“Sticky&Sweet”85场巡演就贡献了4.08亿美元。而同年她的专辑销量仅排第50名,歌曲下载量则为第14名。据尼尔森公司统计,美国歌手收入中75%来自现场演出,10%才来自CD销售。
而把视角放到内地,由于网络太强大、无线太强势、版权暂时“不给力”等问题,唱片对于歌手和市场来说已经变成一个宣传的借口。2009年中国无线音乐版权总产值超过200亿元,但唱片公司只分到6亿。当然,还是有音乐人在勤勤恳恳地做唱片,也有歌迷在认认真真地听唱片。这与另外一些开动脑筋寻找“唱片末世”下灵活空间的人并不矛盾。老实做音乐的给了乐坛最基本的信心,让大家相信音乐的真心力量;而做渠道、找方式的则有可能找出一些让音乐人获得更多生存保证的借鉴方式。
玩跨界
音乐书法带来新体验
本周二,一场名为“科技使传统艺术进步还是退步”的辩论赛在北京大学百年礼堂举行。辩论的双方分别是北大、清华的学生。“名嘴”刘仪伟担任主持人,文化名人李承鹏、编辑史航、影评人毕成功、乐评人金兆钧、主持人田龙、乐评人科尔沁夫、《老男孩》肖央等嘉宾也到场参与辩论互动。
这场辩论赛的“导火索”就是书法家李斌权与齐秦、齐豫、沙宝亮、周晓欧、韩磊等歌手携手制作“音乐书法”作品集《中国情书》。音乐填词人梁芒是《中国情书》的制作人。他曾先后为孙楠、韩红、景岗山、罗中旭等歌手及影视作品谱词作曲。2009年他结识了李斌权,发现李斌权在挥毫时喜欢播放音乐,随着音乐风格的不同字体也有差异,而且李在圈内也早有“音乐书法”的别称。于是两人决定把“音乐书法”扩展成一个传统书法艺术与流行音乐文化融合的事件,给更多人带来思考或提示。
梁芒认为,中国是书法的故乡,虽然有很多人已经在习书法,但在流行音乐受众中这个比例还不高。其实在当前社会,书法能给人带来难得的安静、思考、精神力量的积蓄。特别是对生活、工作压力远大于前辈的年轻人。
“如果在拥挤的地铁中,有人愿意一边听着音乐,一边闭目养神在脑海中体会书法意蕴,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攻SP
生存下去才最实际
现在,一些无处不在、无人不会、“流行到泛滥”的歌被网友称为“神曲”,比如《月亮之上》、《犯错》、《爱情买卖》、《忐忑》等。这些歌大多听上去简单,内容不复杂也不厚重,喜欢的人乐于天天播放。它们为什么会出现?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会流行起来?
其实“神曲”也是“淘汰金字塔”堆起来的。一方面,“砖”都差不多,谁立于塔顶、谁堆在塔基并不由制造者安排,可能真的只是来自偶然。另一方面,“堆金字塔”的人有目的地制定安排,金字塔堆好了工人才有饭吃、有命活。
EQ唱片现在就成为中国音乐环境下主攻移动无线和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常指电信增值业务提供商)的代表公司,也就是“神曲”的出品者之一。它的前身是由“羽·泉”的胡海泉和音乐人秦天1996年合作的工作室。音乐圈不好混,胡海泉就说去当歌手试试看,结果就红了。2004年“羽·泉”发展稳定了,胡海泉跟秦天就成立了EQ录音棚,2006年扩展为唱片公司。由于两人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EQ在分析市场后,发现在大多数唱片公司看来,移动无线、SP等新媒体是唱片业大敌,但EQ认为这是新环境下必须重视的渠道。2007年,秦天词曲、马天宇演唱的《该死的温柔》以超过1500万次下载量成为当年“神曲”。仅在中移动中央音乐平台,EQ就可分到1500万元(2元一次,版权公司分50%),这还不包括地方SP公司在当地的销售。而据秦天表示,当年有40多家SP来谈这首歌的彩铃业务。
2007年前后,也是唱片界举办各种会议抨击无线业务、大发唱片卖不出去牢骚的时段。但EQ却在这段时间加紧发展。2007年公司签约了15个艺人,出版了15张唱片;2008年发展到22个艺人,22张唱片;2009年18张唱片。而且公司对大多数艺人的要求就是“全能”,不仅要会唱,还要会创作并至少有录音、拍MV、服装等特长。EQ起初还为旗下艺人规定了每周交4首作品的“作业”,后来由于实在“苛刻”,又减为2首。歌手顾峰在签约EQ公司4年里就上交了300多首作品,《犯错》就是在这些“金字塔砖”中被偶然放在“塔尖”中奖的。这首2009年1月推出的歌到今年春节时还在风靡大街小巷,直到让位于另一首“神曲”《爱情买卖》。《爱情买卖》其实推出于2009年8月,据传到今年至少已获得7000万次的下载。但由于“金字塔尖的偶然性”,当初这歌是以买断的方式卖给移动的,演唱者“慕容晓晓”更多还是靠演出作为主要收入。相比而言,EQ公司则有规划得多。他们基本上能确定每年自己推出的专辑中都会“中”一首“神曲”,而公司把每年所有专辑“打包”给移动无线和SP的“服务”又为对方省去了很多版权签约的麻烦。移动无线和各地SP廉价买来大量“打包”歌曲,堆在平台上让网友自己选,总归会有一首《犯错》或《爱情买卖》火起来,让他们稳赚。“神曲”大火的同时受到了拿“艺术标准”、“歌曲质量”当评判的音乐人或媒体的质疑,但EQ认为,现在公司1000万的年利率和70%的利润率至少让音乐公司活了下来。
推现场
话剧、首唱会一起来
本周五,十三月唱片签约歌手马条将在星光现场举办新专辑《你找错了地方》首唱会。这对不愿意靠做“神曲”发家致富的“十三月”等唱片来说,是一个新的市场销售方式。把“唱片发布会+唱片销售+现场演唱”融合在一起,“一票搞定”,也许反而比传统方式能多卖一些。
十三月负责人卢中强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他首先认定民谣音乐是有品位、有质量的音乐,在此基础上再想一些新的方式来推动民谣。比如,2009年十三月推出了号称“中国首部摇滚话剧”的《那一夜,我们搞音乐》,张楚、秋野、谢天笑、万晓利、苏阳、川子、马条、山人乐队等音乐人出演该剧。虽然很多音乐人并不认可这种方式,但这确实成为当年文化市场一个话题,吸引了很多关注。
今年,卢中强又把一首老民谣《织毛衣》发掘出来,并让公司的员工去选秀现场表演这首歌。不仅通过选秀平台让这首歌火了,还让那位员工成为网络红人“毛衣哥”。
此后,十三月又以《织毛衣》为蓝本,创作了一部同名的黑色幽默小剧场话剧,主打音乐与话剧的跨界结合。该剧另外一个特点是最大限度地跟微博相结合。同时,图书版《织毛衣》也已确定立项,将由卢中强和填词人洛兵联手编撰,由众多音乐人写作。
十三月要做的是通过推广“民谣”文化,让自己从文化中受益。上周公司又签约了杨嘉松、钟立风两位民谣歌手,扩充公司的民谣阵营。“民谣在路上”全国巡演在今年走了26个城市,2011年将继续巡演下去。目前十三月整个“民谣”计划还未见整体收益,但影响已扩散开,也许他们缺的只是一个“偶然中奖”。
中移动本周彩铃销量榜
1.断桥残雪(许嵩)
2.沉淀(李霄云)
3.可爱的你(黄钟锋)
4.不知不觉(旭日东)
5.浪漫咖啡(陈曾毅)
下载榜单上的“黑马”很多都是听众不熟悉的陌生名字,这是“神曲”成功的必要条件。
本报记者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