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1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已突破100亿人民币(包括国产电影和引进片),广电总局随后将公布详细数字。然而这100亿可观的票房中,国产片中盈利的只有10%,真正稳赚的是房地产商,他们在收租金的同时,还要求高额的票房分成。
影院租金上涨2~3倍
甚至高达每年1200万
由于天生的“亲民性”,电影院普遍倾向于开在人流量大、周围综合设施完备的商业区,但这些商业区通常都是房地产大鳄们的“地盘”。记者了解到,前几年,许多地产商十分乐意与影院“联姻”,一方面电影院能吸引客流量、拉动其他业态的消费,另一方面,影院可以大幅提升商场的整体商业形象。
不过,影院和地产商的“蜜月期”仅维持了几年,在中国电影喊出了“票房百亿”的口号后,嗅到利益的地产商再也坐不住了。
大地院线的一位影院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地皮日益紧俏,地产商撕去了“亲密战友”的面具,抹下脸来开始涨价。三年前,影院投资开始升温,当时一线城市影院的租金大概每年只需200万至300万,近两年随着电影市场的发展,影院租金水平开始成倍增长,而今年的涨幅尤其迅猛。如今地产商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业区的租金普遍喊到600至700万/年,比三年前高了两三倍。据悉,北京东直门的某地产商甚至向影院投资者要价高达1200万/年。近两年新开的影城大多亏损,真正盈利的,是像万达这种有自己房子的影院和早些年租金比较低的影院。
“今年票房达到100亿,让地产商很眼红,也想来多分一杯羹,所以今年的租金涨得比去年还快。”上海联合院线副总吴鹤沪告诉记者。
票房分账激增
30元电影票5.5元被地产商瓜分
按照业内行规,在影院和地产商的合作中,除去固定的租金之外,不少影院还要向地产商交纳一定比例的票房分账。据悉,大约三四年前,地产商只要求5%~7%的分账比例,但是两年前这一数字上升到了10%左右。
而从去年开始,分账比例开始“坐火箭”,而今年的情形比去年还要严重,不少地产商把分账比例抬到15%以上,在某些核心商业区,部分地产商甚至向影院索取20%~25%的分账比例。假如按20%的比例计算,一张30元的电影票,最后竟有5.5元(税后)进了地产商的口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与大量的热钱涌入电影院建设有关,众多的外行在与地产商的谈判中,处于极度被动的地位。
业内人士称,最近备受关注的“偷票房”等怪现象,其实也跟地产商有关。影院成本大涨之下,只有在票房上做手脚。据法制晚报
盈利电影只有10%
中国电影100亿票房的背后,盈利的国产电影有多少?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游透露,今年拿到电影放映许可证的是465部,但真正能进入电影院放映的不过100多部。这100多部电影当中能够通过票房盈利的不过10%左右。也就是说,大量的电影是收不回成本的,中国电影的发展还有太多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重庆多家电影院
都喊“恼火”
昨日,记者采访了重庆多家电影院,一提到房租问题,大家都直言:“恼火!”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房租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影城。今年在南坪开业的一家影城,看上去生意不错,每个周末都有很多市民排队买票看电影,但直到现在,该影城也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就是房租太高。
重庆万和院线相关负责人何影彬表示,每家电影院的情况不一样,但总的来说,新开的影城最吃亏。“以前都是开发商找到影城,希望用影城带动楼盘的人气,但现在却是几家影城为了占据好口岸,不得不投票竞争,开发商乘机抬高价格,开发商在收取了房租后,还与影城进行票房分成,这样的情况在重庆很多。”何影彬指出,重庆各大商圈都在不断地新开影城,竞争也是十分激烈。
解读票房分账利益链
以冯小刚电影《唐山大地震》为例,如果全国的地产商普遍将票房分成抬到20%的比例,那么地产商最后拿到的票房分成将非常可观,中国电影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变成了“给地产商打工”。
《唐山大地震》总票房6.5亿
3.3%的营业税(约0.22亿元)
5%(约0.33亿元)给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
18.3%(1.1895亿元)归地产商(税后),加上影院交的租金,地产商拿到手的远远超过总票房的20%
34%(2.21亿元)归电影院
39.4%(2.561亿元)归制片和发行方
记者 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