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受国家大剧院邀请执导京剧《春秋》、自创的话剧《王府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国家大剧院正在从最豪华的剧院向精品剧目的原创发布平台转型,在不久前公演的舞剧《千手观音》的发布会上,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表示,通过3年来的运作,国家大剧院在原创剧目生产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接下去要开展吸引国内好剧来剧院首演的合作模式。
大剧院“高产”惹担忧
近期,一个名为“回眸经典——国家大剧院原创与制作剧目展”的展览正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将持续到今年年底。这次展演推出了国家大剧院3年来自制的13部剧目,涵盖歌剧、京剧、话剧、舞剧等多种艺术门类,而且跟国内国际院团展开了多种合作模式。年均5部新剧(其中包括1-2部原创剧目)的数量是目前任何一个国际性剧院都无法达到的——就创新而言,国家大剧院近年来更多是在重新制作经典名剧。
早在2007年底开幕运营时,生产剧目就已经被列入国家大剧院工作职能中。此后,《图兰朵》、《弄臣》、《魔笛》等西方经典新制剧目和国际间合作的“自制剧目”,以及“委约”国内院团或创作者创作的“原创剧目”《赤壁》、《简爱》、《西施》等先后登场。
国家大剧院如此高速的剧目生产状况令一些业内人士颇感担忧。很多评论指出,一些剧目质量有所不足,例如歌剧《西施》,“音乐很难形成一个交响性的东西,故事发展不够平衡,布景和舞台调动也有一些问题”。 事实上,在剧目原创方面采取如此速度,国家大剧院也有自己的无奈。国际知名剧院大多历史悠久,很多歌剧院每年都可以从自己的保留剧目中拿出20多部轮番上演。而年轻的国家大剧院则需要四处找戏填满剧场——这个与人民大会堂比邻而居的巨蛋形剧院由国家耗资26亿元人民币修建而成,使其空置显然是不可以的。
主攻歌剧初具实力
由于国家大剧院的剧院功能代表国家形象,在3年里,市场上鲜少出现的歌剧成了他们的原创发力点。“作为一个国家剧院,我们肯定要平衡市场中的艺术生态。”邓一江表示。
在建院之初的两年里,国家大剧院尚无驻院院团,剧院首先选择制作在西方已经成熟并且具有市场号召力的经典剧目作为艺术生产的起步。在其主持和策划下,集结了中央歌剧院、上海歌剧院等一批国内艺术院团,充分发挥创意和平台的作用,集中优势力量搞创作的模式初现雏形。原本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歌剧人才在大剧院这个平台上正在汇聚成为世界歌剧的一股新势力。
2009年12月8日,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2010年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也正式成立。两团汇集了海内外众多优秀的音乐人才,成立以来,参加了多部自制剧目的制作和演出,成为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的重要支柱。“我们邀请国际班底来华主创,而具体演出和音乐创作则由自己完成。”邓一江说,在保证歌剧艺术性的同时,他们会提出适应本土国情的一些改进措施。
自制、合作并存
去年的话剧《简爱》,国家大剧院和国家话剧院展开合作,共同投资制作,共担风险。在推向市场时,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我们原创歌剧多点,以后戏剧五大类我们都要涉足制作。”邓一江说,今年4月,他们就要推出完全自创的话剧《王府井》,跟《简爱》和国家话剧院的合作模式不同,这次他们以剧组形式完全公开面向社会招聘,是一部完全的自制剧目。
“自营和合作是我们两种坚定的模式。”邓一江表示,依靠别的院团要取决于别人的时间等多种因素,所以自制剧目他们也将加大比例。
盈利放长线钓大鱼
在吸引精品原创剧目来国家大剧院首演的过程中,自营和合作也是未来的方向。
“我们从不出租剧院,外面的剧进来都是我们买断经营或者合作分成,既减轻了一些院团的压力,也便于大剧院安排演出周期,进行市场化的自主操作。”
在大规模进军原创的过程中,初期推出的一些歌剧并不能使国家大剧院马上收回制作成本。对此,邓一江表示他们一点也不着急,盈利放眼未来。“以我们本土化制作西方经典戏剧的模式来看,成本大为降低,我们最高的票价也才680元,要比西方原班人马来中国演出便宜很多。”降低成本自然可以降低票价“惠民”;另一方面,只要坚持长期演出,达到规模,未来盈利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