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太麦高调转型带来话题 内容终端谁是王道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7日17:24  东方网-文汇报

  “一个歌手能占到一家公司两成的收入,怎么可以不争取?”去年3月的东方风云榜论坛上,太合麦田老总宋柯谈到是否会和旗下艺人李宇春续约时曾经如此表示。不过,当李宇春和太合麦田在去年年底合约到期时,却没有获得公司的续约。日前,宋柯再度出现在一年一度的东方风云榜论坛上,明确表示了公司未来发展的“两不”原则:不签艺人,不出唱片;太合麦田也将摆脱传统的唱片公司模式,放弃内容创作,通过打造终端产品来寻求新的盈利模式。

  这似乎可以视作这家内地最大唱片公司的转型宣言,由此引发的话题是:在新媒体时代的音乐产业,内容和终端究竟谁是王道?

  传统唱片公司模式必死

  对于自己一年前关于唱片公司在新媒体时代必然“杯具”的预言,宋柯表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传统唱片公司的模式必死”。

  所谓传统唱片公司模式,就是挖掘歌手、创作歌曲、制作专辑,经由传统媒体宣传,最终上市销售。而新媒体时代大幅度降低了歌曲的制作和营销门槛,减少了歌手和歌曲走向大众的中间环节,任何人都可以在家里用软件录制自己的音乐作品,再通过手机和网络进行推广。对于这一点,为“凤凰传奇”组合创作了热门歌曲《自由飞翔》的制作人张超深有体会。当他第一次把自己的作品《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说爱我》放到网上时,收获的反响把他都吓了一跳:“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可以足不出户就把音乐传播出去。”他还以最近在某网站新推出的语音聊天室里非常热门的歌曲《全是爱》为例:“很多人听到都非常喜欢,到网上去搜,可是搜不到,才发现是一首原创歌曲,还只是小样。这个语音聊天室最多的在线人数可以达到一万多人,可以想象影响力有多大。”

  “艺人和歌迷对唱片公司的依赖都在逐年降低。”宋柯如此表示,由此带来的后果自然是传统模式为唱片公司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少。来自宝岛台湾的音乐人袁惟仁在论坛上现身说法:“1991年出道的时候,唱片公司抽取两成,我赚100块,唱片公司会拿走20块钱,而今天的比例仍然是二八,却变成唱片公司拿八成,艺人拿两成。为什么唱片公司要拿这么多钱?因为他们已经没有收入了。”

  因此,尽管用着绘有老式卡带图案的手机套,宋柯说自己对于传统唱片公司的模式已经失望了。不签新约,不出新歌,面对音乐产业的新形势,太合麦田这艘大船要掉头。

  缺的不是音乐是产品

  据宋柯透露,未来的太合麦田希望能够通过打造终端产品来盈利。去年,他曾经抱怨互联网惯坏了消费者,忿忿不平地发出“凭什么歌曲就该免费”的质疑。这一次他坦言自己为这个问题纠结了一年,最后得出了“活该”两个字:“所有的娱乐行业,电影有3D,电视有高清,游戏有网游,都有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新兴产品,而我们的产品不但没有升级,反而退后了。”在宋柯看来,眼下无论是在线的还是无线的音乐产品都只有MP3一个格式,音质还不如当年的卡带,“那消费者凭什么要给你这个钱?”

  适合新媒体时代的音乐产品在哪里?宋柯很看好类似于“劲舞团”这样的音乐游戏:适合网络环境、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粘性,很容易吸引消费者,“可惜这个游戏不是我们这个行业做的,我们这个行业只知道把版权卖给游戏公司。”而这也给了太合麦田转型的空间:太合麦田将来要做的,就是成为具有新产品研发能力和新型营销能力的公司。北京无线星空音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月明也表示:“唱片公司必须转型。终端产品、游戏公司,我们都可以尝试。”

  “这是不是意味着音乐产业已经从内容为王变成了终端为王?”出乎记者的意料,宋柯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所有歌曲,无论出自传统渠道还是网络,都是凝结了创意的产品。而即使强势如苹果公司,在数字音乐产业链上也只拿三成利润,说明它充分认可内容的价值。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光有前端的创意和内容,却缺少将内容变成好产品的能力,等于大家都挤在上游,但是在下游没有出口。”

  新产品会成为音乐产业的救命稻草吗?这个问题,眼下还没有答案。  本报记者  邵岭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