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乔雪阳 济南报道
3月23日下午,在山东济南,“2011中国交响乐峰会”正式开幕,来自匈牙利国家交响乐团、莫斯科城市交响乐团以及杭州、四川、江苏、河北、青岛、南京、昆明、青海、安徽、山西、新疆等省市的乐团团长等国内外交响乐界的精英人士100多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和现状。成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四川的交响乐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相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成都商报记者现场采访和调查发现,交响乐以及交响乐团的发展与他们所能获得的资金支持密切相关,但是正如“金钱并非万能”,除了资金保障,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国际惯例
交响乐团除了市场化还要靠扶持
“中国交响乐峰会”是业界知名的高峰论坛,由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在4年前创设,是目前国内惟一的大型全国性交响乐峰会,每年在不同的城市举办,迄今已在青岛、北京和杭州举办过四届,影响力逐年提升。在23日下午的开幕式后,大会有一项特别的会议内容:播放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投资百万元拍摄的十五集大型纪录片 ,该片介绍了15位曾为中国交响乐发展做过突出贡献的老一辈音乐人,如黄飞立、吴祖强、罗忠镕、杜鸣心、李德伦、韩中杰、朱践耳、郑小英等。
这些人个个都是中国交响乐界“如雷贯耳”的重量级人物,但大多数读者看来仍很陌生,这正是目前中国交响乐缺乏普及的状况。而比这更惨淡的,则是许多省市的交响乐团所能得到的极为有限的资金和政府支持。
在全世界的交响乐界,一个公认的基本事实便是:一个交响乐团的成活与繁荣,不可能只寄希望于市场化。政府和财团的政策、资金支持,对于乐团来说,是如空气和水一样必不可少的。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郭珊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国外的交响乐团基本上早已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长期获得政府与财团稳定的资金支持。
以日本为例,“东京一个城市的职业乐团,比我们全国的独立编制的交响乐团还要多———我们这样的乐团总共才不到20个。”郭珊说,“当然,他们主要也是依靠政府和财团的支持。所以当日本遇上金融危机时,情况一下子就变得比较艰难。我一直记得上届峰会,日本交响乐团协会的运营总监加纳民夫半开玩笑地说,他目前特别关注股票,看到哪家企业的股票涨了就去寻求资助。”
发展现状
除了京沪 杭州“爱乐”发展飞速
而在中国,能够得到政府和企业足够支持的交响乐团则少之又少,其中最为幸运的佼佼者,当属北京、上海的交响乐团,2007年成立的杭州爱乐也很受重视,是全国交响乐团艳羡的对象。以杭州爱乐为例,团长邓京山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每年政府投给乐团的资金有1000多万,在如此强大的支持下,乐团可谓飞速壮大。
“业内称我们发展的速度为‘杭州速度’。”邓京山自豪地说。“我们的一个音乐季可以把全世界最著名的乐手和指挥都请来杭州,而且我们目前已经与柏林爱乐建立合作,送指挥和乐手去德国学习深造。目前已经送了7名乐手去柏林,为期一个月。”
至于国内著名的上海交响乐团,每年的政府支持资金更是达到3000万之巨,据了解今年还可能进一步提升到5000万。除了乐团之外,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国家大剧院———剧院党委副书记郭玉良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大剧院每年获得的国家资金支持数以亿计。
此次参会的四川爱乐乐团,始创于1973年,曾先后更名为峨影乐团和四川广播交响乐团,是四川历史最久的乐团。副团长廖丹承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四川爱乐每年从政府得到的经费有限。
同时,乐团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每次都要自掏腰包来租借场地。四川爱乐乐团团长程锐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我们必须自己去租娇子音乐厅或锦城艺术宫。”
除了四川爱乐,四川还有隶属于四川省歌舞剧院的四川省交响乐团和四川音乐学院创办的川音交响乐团,前者也是举步维艰,曾为其生存做过种种努力的前任团长兼乐团指挥唐青石已经离任;川音交响乐团则在学校的羽翼庇护下,坚持进行着小规模的演出,训练青年演奏家,走低调的“学院派”路线。
专家观点
越是普及性的演出,越能培养观众
在峰会现场,成都商报记者还采访到了一位家乡在成都的资深独立乐评人———《音乐周报》前副总编陈志音。她的父母都是四川音乐学院的教授,陈志音自己则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20多年里持续关注中国交响乐团和古典音乐的发展。
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的陈志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近年来自己格外注意到一个现象:北京上海的许多大企业如银行等,已经开始将新年交响乐的包场,作为给公司员工的福利之一。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德国朔特(Schott)音乐出版公司中国代表汤菲黎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德国,许多交响乐团专设了部门,负责给学生讲课、传播古典音乐。国家大剧院党委副书记郭玉良则透露,大剧院也设有自己的音乐普及教育部,每周都邀请名家为会员和高校学生讲课。
不过,与国外许多城市相比,北京上海恐怕也远不能及。“我的一个朋友上个月刚从以色列回来,他告诉我,在特拉维夫,人口不过30多万,每晚在不同的地方共有7场音乐会,全部爆满;2009年,我跟着北京交响乐团去欧洲演出,去了8个国家17个城市,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很小的城市里,白天看着好像哪儿都没人,晚上却坐满音乐厅。”
与北京上海相比,四川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前年的新年期间,我曾经在北京一周听过10场音乐会。春节回到成都,一个月里一场音乐会都没听到。”陈志音笑了笑说,“但今年1月,我知道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一地产商的邀请下为其业主举办了专场演出,这是个好苗头。”同时陈志音还特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北京交响乐团的余隆指挥曾说过一句话,我特别赞同。他说越是普及性的演出,曲目越是要高水准、经典,这样才能给观众培养出好的口味。希望咱们家乡的乐团共勉,走慢点没关系,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总会越来越好的。”
>>>>链接
普及交响乐 他们在行动
“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大学生中有58%的人从未听过交响乐,面对这种环境我感到担忧和遗憾。”这是前天北京交响乐团团长、音乐总监、指挥家谭利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的由衷感叹。谭利华率领北京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将从今晚的北京大学普及音乐会开始,连续举办7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普及系列音乐会。这也是首次进入高校的系列音乐会演出。谭利华前日表示:“从去年举办的高雅艺术走进社会和企业的系列演出受到广泛欢迎后,我们又设计了这样的系列音乐会,目的是让更多的大中小学生走进音乐厅,欣赏交响乐艺术。”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