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内地文艺电影,既面临着“生产随意”、“缺乏专业”等问题,也有着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自我的优良品质。
现状1:生产随意
尽管电影票房以每年30%的增速发展,但内地的电影工业依然面临着各种专业人才匮乏的局面——除了导演和演员。灯光师、烟火师、爆破师、特效师、核算师……这些职位听上去琐碎无比也不太重要,却是电影工业得以顺利运转而不可或缺的螺丝钉。连冯小刚(微博)拍一部战争片,都在内地找不到令他满意的爆破师、烟火师,要去求助于韩国的团队,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电影更是不可能专注于这些琐事了。很多时候,内地文艺电影都是先由导演筹到一笔钱,然后组个草台班子开拍,拍到哪儿算哪儿,生产方式也比较随意。
以去年口碑大好的文艺电影《钢的琴》为例。导演张猛在开拍前自己做了个初步预算,认为需要600万人民币。他始终筹不够这个数,但还是决定开机。好在剧组运气不错,女主角秦海璐(微博)是一个对文艺片有着梦想又比较有钱的人。拍摄时,剧组账上一度只有47块钱,是秦海璐拿出资金,才让这部影片得以完成。据张猛说:“杀青当天,剧组没钱支付演员和其他人的尾款。秦海璐将预付片酬还给我,又继续倒贴自己的钱,让电影完成后期制作。王千源(微博)在东京拿影帝时,手里拿着的还是我打给他的片酬白条。”
现状2:缺乏专业
文艺片,其实要比商业片更“娇气”。除了商业片需要的“资金”、“螺丝钉”外,它还需要眼光独到的电影投资人和经验丰富的发行人。这样的专业人才,都是在成熟的电影工业中浸润成长起来的,不是电影学院几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
内地电影市场的火爆,使得市场上愿意投资电影的人可谓多如牛毛,但专业的电影投资人却寥若晨星。绝大多数投资者,是看到了电影市场的发展,希望能来分一杯羹。因此,投一部赚钱的电影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而文艺电影,恰恰是很难赚钱的。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冯小刚的电影大家挤破头去投资,张猛的电影却怎么也找不到投资。
比起张猛来,李玉(微博)算是幸运的。她执导的连续两部文艺电影——《苹果》和《观音山》都由自称“电影志愿者”的方励投资。方励其实算不上一个专业的文艺电影投资人,他只是愿意花钱让自己喜欢的电影拍出来。事实上,《观音山》之前,方励投资的电影没有一部赚钱。而《观音山》也是因为找到了资深发行人高军做发行,加上主演范冰冰卖力的宣传,终于成了3月淡季的一匹黑马。对于自己“非专业电影投资人”的身份,方励看得很清楚,他说:“其实我不是投资人,我是花钱做电影的。既然我们生活中有很宝贵的体验,也很想跟观众去分享,那我还吝啬什么呢?拍《观音山》之前我就想过,如果这个电影再赔钱怎么办?我的答案是,只要这个电影能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和讨论,赔钱我也觉得特别值。”方励这样的“电影志愿者”,对文艺电影来说是好事,却可遇而不可求。
现状3:坚持自我
既缺少专业的投资人和发行人,也经常拍到哪儿就算哪儿,但内地文艺电影依然如野草般倔强生长。原因就在于,文艺电影的导演大都非常坚持,从某种角度讲,这算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如果不是坚持,张猛在剧组账上只剩47块时就应该放弃了。他在《钢的琴》东京电影节获奖后,曾忧心忡忡地表示,自己日后也有可能随波逐流,又表示即便如此他也会在电影语言和电影技法上坚持自己的风格。相比之下,徐浩峰的坚持显得更加特立独行。
徐浩峰的导演处女作《倭寇的踪迹》曾经入围威尼斯“一种关注”单元,从2月24日起一直在影院热映。这部有些另类的武侠电影在海外电影节上备受青睐,被认为是开创了武侠电影的新流派,导演徐浩峰也被外媒冠以“大陆的胡金铨”的称号。然而,《倭寇的踪迹》内地上映后却评价两极。影片首映时,就有观众当面向他提问:“这部电影究竟想表达什么呢,我真的没有看懂。”徐浩峰一边解释电影讲的是关于“高尚”的故事,一边重申自己的坚持:不关心票房、继续拍这种风格的电影。“拍电影,一定要高于观众,不能一味地迎合、一味去献媚讨好。而且,好莱坞早就总结出来了,观众总比我们预测得要聪明一点。”徐浩峰说,自己在创作时已经选好,这是一部对内的作品。在他看来,内是指自己的内心,内心创作出的新的东西。如果单是为了挣一笔钱,或是单为了讨好一帮人,就是对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香港电影的商业味比内地更浓。就这样一块商业之地,却屡屡产出高品质的文艺片,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共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部成功的文艺片,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
外界支持:商业的反哺
文艺电影难觅投资,不止是张猛们的困境,也是吴宇森、许鞍华、吴君如(微博)们的难题。原因很简单,文艺电影难赚钱。但即便这样,《天水围》、《打擂台》、《桃姐》这样的文艺电影还能顺利地拍完并上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来自商业电影的“反哺”。
王晶(微博)自己拍的电影,无一例外全是商业片。他甚至宣称:“文艺电影没一部赚钱的。”然而,王晶的“文艺情怀”鲜有人知,直到他投资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在香港金像奖上包揽了4项大奖,观众才惊觉:“这个王晶,就是那个王晶?!”王晶投资文艺电影,并不是为沽名钓誉,因为很多片子他连名字都不挂,“我的个人符号太强了,加上我的名字只会影响观众的判断。”王晶说,投资文艺电影,只是真心觉得好剧本不应该被埋没。
另一个商业反哺文艺的例子是刘德华。他一方面以1800万港币一部的片酬接演商业电影,一方面自掏腰包发掘新导演、投资文艺片。几年前在内地引起轰动的《疯狂的石头》、唤起人们对永不言败的“香港精神”集体回忆的《打擂台》以及即将于3月8日公映的《桃姐》,都是在他的资助下完成的。当初,刘德华看了许鞍华《桃姐》的剧本,就被里面的主仆情打动。他让自己的专业团队计算了一下,认为可以收回成本,就算亏也不会亏太多,于是就拍板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王晶还是刘德华,他们投资文艺电影,不是单纯地给一笔钱就不管,而是用自己做商业电影积累的经验,从头到尾为这部影片保驾护航。王晶是一个优秀的监制,他很懂得成本控制,营销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而刘德华则有一个专业的团队。他提前让该团队核算过《桃姐》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并根据他们的建议出演《桃姐》,用自身的商业价值带动《桃姐》的票房。此外,刘德华还仔细算过一笔账,认为《桃姐》是一部可以长线收钱的文艺电影。
自身强悍:文艺也商业
有这样一类文艺电影导演:要拍片,就有大把的银子送上门;拍好了就能送去电影节参个赛、拿个奖;上映了还能有商业大片一样的票房。这类导演,在香港叫王家卫;在内地叫贾樟柯(微博)。他们既有拍片的才华,也精于算计。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已经跨越了所谓“文艺”与“商业”的界限。
在很多文艺青年眼中,王家卫就是“小资”、“文艺”的代名词。事实上,王家卫绝对是个全面发展的实干家,他既是一位个人风格强烈的文艺片导演,也无比了解观众(尤其是影展评委)的口味,同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制片人。电影圈最了解王家卫的,恐怕就是看上去跟他南辕北辙的王晶了。王晶曾一语道破:“我和他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商人,只是一个贩俗,一个贩雅。”王家卫拍一部电影,拍片前他会与海外的发行伙伴讨论电影的走向,“必须要知道自己的局限在哪里。长处在哪里。市场在哪里。我不能说,拍了这个电影之后,就不管它的死活了。”
贾樟柯擅长的是用商业赞助的钱拍个人风格的文艺片。贾樟柯去年监制并导演的系列短片《语路》,就是某高端名酒品牌的赞助。然而,全片没有该品牌的任何植入广告,只在末尾打出了体现该品牌精神的一句话。另一个是《二十四城记》,“二十四城”就是一个楼盘的名字,楼盘的地面以前是一座老的三线工厂。《二十四城记》讲的是这个工厂的故事,丝毫没有提及该楼盘,但靠着这个片名却把地产广告打进了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贾樟柯深刻地意识到,只有独特的电影才能吸引到高端品牌的认同。虽然这些影片在内地电影市场并不卖座,但贾樟柯拍电影找赞助,往往是几个电话就轻松搞定的事情。
王家卫和贾樟柯,都是将商业电影的手法融会贯通,再运用到艺术电影从创作到上映的各个环节,才成就了影展和商业上的成功。
晨报记者 杨莲洁
(责编: 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