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静
导语:今年暑期档的7部5000万元以上投资的电影的预告片——《王的盛宴》、《搜索》、《黄金大劫案》、《杀生》、《画皮2》、《危险关系》、《铜雀台》,都被魏楠(微博)的公司垄断了。这种垄断说起来也蛮好笑,因为全亚洲只有他一家是有营业执照的、正规的预告片制作公司,其他均是个人工作室或是导演、剪接师胡乱塞责一版。
在2009年之前,我们在电影院里、地铁广告、网络上看到的统称为电影片花,它们负责向有购买意愿的观众推销一部电影,这些片花多出自电影剪接师之手。2009年时,预告片的概念第一次出现来源于《三枪拍案惊奇》,张艺谋坚持要找一位旁观者来完成这项工作,而不是由他或《三枪》的剪接师完成。这个馅饼,落在了魏楠头上。
魏楠曾经是名童星。9岁出演了号称中国第一部主旋律电影《山魂霹雳》,演过十几部影视剧,最广为人知的是琼瑶电视剧《望夫崖》中的小天白。那时他在儿影厂表演艺术班,同学有黄海波(微博)、叶静(微博),常常一起搭戏的是金铭(微博)。
12岁离开训练班后,他在各剧组间游荡,也上过各种艺术学校,学习小提琴、影视制作,魏楠对自己那代的童星的总结是“没文化,学习差”。比起一张白纸似的大学生,优势当然也有,社会阅历丰富,对影视台前幕后的操作非常熟悉。16岁之后,魏楠对表演非常厌烦,感觉失去了自由的生活,他正式转向幕后,19岁时进入一个影视制作公司做剪接。
这个职业和灯光、道具一样,在娱乐行业里处于中低端收入水平。得过金像奖的顶级剪接师,剪一部电影不会超过30万元,工作时长不确定,魏楠的第一部电影就剪了11个月,只拿到3万元。
做了三四年电影剪接,他感觉这个职业的收入与自己的预期相去甚远,又开始研究广告剪接,结果更令他绝望。一是广告市场不断下滑,二是广告行业的明规则是收占制作费2/3的回扣。他举例说,假如一个广告报价是10块钱,厂家的人拿走两块钱回扣,广告公司包给制作公司时再拿走两块钱,制作公司交给导演时又拿走两块,导演在余下的4块钱里拿走3块,剪接师能拿到其中的几毛,而且这种工作很不稳定,随时可能没有事情做。
连续剪了4部电影后,魏楠有了重回幕前的打算,不管怎样,他认识很多导演,总不至于失业。在这期间,他给《千里走单骑》拍了一部纪录片,2005年又为张艺谋的广告做过剪接,因此结识到张艺谋,对前途发愁的时候他提出跟着张艺谋做副导演。张艺谋说:别啊,你既懂广告又懂电影,好莱坞有专门的预告片公司,收费在25万~75万美元。好莱坞电影已经进入一个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不需要为宣传剑走偏锋想新闻点,就是海报、预告片铺天盖地。
通常一个片花两三天就完工了,魏楠整整做了两个月。他为《三枪》做的预告片属于练手,没有赢利,电影上映后,张艺谋又给他的卡里打了一部分钱,这笔钱成为他的启动资金,现在他的公司已经雇用了30名员工。用他的话讲,他的收入是一个五线演员的100倍。魏楠剪预告片的价钱是他自己定的,难度大的如《大闹天宫》打包价100万元,难度中等的50万元。记者进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和片方讨价还价,改一个字幕要8万元,与个人工作室两三万元剪一个预告片的价钱比起来,这个正规军与杂牌军的价码确实悬殊了一点。当然,魏楠认为贵一定有贵的道理。
比如工作室或个人可以用盗版软件,一台机器只用10万元,而魏楠的公司只能用正版软件,成本是295万元。一般的剪接就是用原有素材,但有时预告片投放时,成片还没剪完,魏楠会用特效生造出一些画面,像《黄金大劫案》,他弄了一大堆金条去砸日本国旗,这就是原片中没有的镜头。同时预告片的音乐他需要找专职作曲或是购买海外音乐版权,价格在三四万至十多万元不等,以前这块都是直接抄袭国外电影音乐。
“我们50万元一个预告片的利润是不到10万元,很多人说魏楠你太黑了。你看我那大金条吧,包括《画皮2》的字幕,以前中国预告片字幕都是大的一黑一白字,或者带点颜色,‘轰’地一下冒点烟就完了。你看我的《金陵十三钗》,各种花开,凋谢,墙上刻的字,《画皮2》那个字,左弯右弯特魔幻那种,电影里都没有。那个5秒钟的字幕,10万元,5秒钟,给我做字的团队是外国人,外国人工资一个月10万元,为什么是外国人呢?因为外国人不认识中国字,他会把中国字当成画去做,特别漂亮。中国人认识这个字,就按照这个字的意思去做,那肯定就好看不了。”他用方便面广告打比方,电视广告中的方便面都非常诱人,实物却根本没有那些牛肉块和新鲜蔬菜。“预告片一定会比正片好看,否则就是失败!”他笃定地说。
基本上,魏楠现在看到30秒长度的预告片,就知道这电影他会不会喜欢,唯一的例外是《众神之战》,他赞叹那电影的预告片做得太棒了,导致他看了正片20分钟就入睡了。
像《大闹天宫》的100万元预告片,包含影院、网络、电视台和写字楼分众传媒一共4个版本,每个版本针对的人群不一样,诉求也不同。地铁和影院门口的预告片是无声的,做成纯广告风格,以字幕提醒观众;影院里的最考究,技术上和做电影没差别。
魏楠的“没文化”也许正是张艺谋选中他的原因,他代表了大多数观众的趣味,因此,老板们认可他,有艺术追求的导演嫌他俗不可耐。有时导演极为得意的镜头被魏楠略过,他却选一些能刺激观众感官的影像。以《金陵十三钗》为例,国内版预告片突出了战争场面和妓女们的摇曳生姿,戛纳就是另一个温柔版,以对话、剧情为主。魏楠解释说,国内观众去影院为了热闹和娱乐,海外观众已经看腻了视觉盛宴。有趣的是,影评人以为戛纳版是海外公司做的,大加褒扬,批评国内版庸俗,其实都是魏楠的作品。魏楠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弱项,所以他从来不接文艺片的活儿。
《大笑江湖》曾经找过好莱坞团队做过一版预告片,外国人听不懂赵本山的东北话,赵说:“什么玩意儿?”直译为:“这是什么东西?”根本不会作为笑点剪进去,后来还是找了魏楠。有公司调研过,认为这版预告片间接带来了4000万元票房。
预告片看似简单,实则很有玄机。《金陵十三钗》提出的要求是不可以露出十三钗中任何一位的正脸,这把魏楠为难坏了。但这种要求比较罕见,最多的是摆平大腕儿的出场次序、篇幅和头像大小。
比如《关云长》,姜文和甄子丹(微博)谁先出场?谁先出字幕?谁的名字在左边(第一视觉先看左边)?结局是姜文妥协了。只要有两个地位相当的一线艺人就会很麻烦,解决办法是左边字幕由大变小,右边的由小变大。港台艺人比较在乎排序,另一部电影《大闹天宫》里,甄子丹和周润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片方和魏楠商量后,参考了《敢死队》的做法,那部戏一群硬汉,史泰龙率先登场,阿诺o施瓦辛格最后露面,这个戏让发哥压轴。
不光双雄戏争排位,双雌也会较劲。两位女艺人的一部戏,出了三版预告片,第一版A先出场,第二版B先出场,第三版男主角出场
。
某些要求细致到某位主创的镜头是不是美不胜收。“这个预告片只要有老板参与了,导演参与了,演员参与了,营销人员参与了,一堆人参与了,就是一个烂片。根本不可能平衡,两分钟能平衡谁的意见?最后平衡我的意见。基本上宣传方跟老板是站在一个阵线的,导演和艺术创作站在一个阵线的。”
魏楠把预告片总结为一种忽悠的艺术,把观众忽悠进电影院就是成功。最让他自豪的作品的正片常常是一部烂片,但是现在,问题渐渐浮现。去年他找张艺谋聊天时提到自己的苦恼:“我现在遇到一个问题,只要是魏楠做的预告片,这个电影就不用看了。我说导演这怎么办呢?前两年我做了小一百部预告片,虽然挣着点钱了,但是这么长期下去不是事儿。”
张艺谋给他出了个主意,令他茅塞顿开,至于是什么主意,魏楠绝口不提。
(实习记者林磊对本文亦有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