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为配合打造重点剧目《中国贵妃》,安排了一系列相关的文化性商业动作,如打出“梅家菜”的品牌、向海内外征集梅家戏谱,还有就是请梅葆玖等主创人员签售一千本纪念册。把“蛋糕”做大,当然还是为了开发市场,挖掘该剧的商业价值。毕竟,这样一部耗资近500万元的大型新编京剧能否既赢得观众,又赢得市场,还是个未知数。
主演梅葆玖先生也向记者表达了这个隐忧,所以他对那些商业动作也是倾力支持。他 说:“有很多海外的艺术家到中国来演出。都运作得很好,像上次多明戈的上海演出,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国粹京剧不能进入到良好的商业运作中去呢?”
“去签那一千本纪念册,然后以高于普通本的价格卖给观众,这是否会耽误您排戏的时间,而且也有点降低您的身价?”记者追问老先生。
“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现在是市场经济嘛,要是签了名后真能卖高价,真有人来买,我在所不辞。现在京剧的生存环境不是最好,我们哪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架子?观众就是一切。”梅先生快人快语,倍儿脆的京片子。
提到为票友签名,情之所至,梅先生还告诉了记者一件鲜为人知的“小事”———去年他出访日本,在东京国立剧场演出。散场后,一位80多岁的日本老太太一直在外面等着要他签名。当老人掏出一张发黄却保存完好的纸片递过来时,梅葆玖动容不已,那竟是1919年他父亲梅兰芳先生第一次在日本公演时的一张舞台说明。
“所以,不要说京剧曲高和寡,这种深厚的观众基础和文化底蕴是撑起京剧艺术明天的坚实支柱。”梅葆玖接着说,他相信即将上演的《中国贵妃》可以印证这一点。本报专稿/记者袁媛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