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日前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签属协议,以自己在演出经营方面的优势全面代理该院大型音乐剧《香格里拉》本月底在京举行的首轮演出。对于中演公司来说,这是一单在近期内“保赔不赚”的生意。《香格里拉》首期制作费高达300万元,帮助其推广不可能在近期内产生回报。因为音乐剧市场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根本谈不上成熟。
为何中演会选中《香格里拉》?中演总经理张宇说:“中演这几年来引进了大量国外
优秀的艺术作品,而介绍到国外的中国艺术作品却明显不足。不是因为我们的作品不好,而是许多舞台艺术作品的创作演出常常是短期行为。为演出家、观众所痛惜的“三”场现象时有发生:即新作品诞生之后先为媒体演出一场有利舆论,第二场面向专家评委以利得奖,第三场面向领导,宣告确有其事,得到领导首肯,然后就等着得奖,收兵了事,造成大量人才物的浪费。而《香格里拉》剧组却从一开始便把这台剧目的寿命设计为三年,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就应该大力支持。”
该剧出品人兼编剧欧阳逸冰说:“从策划该剧的那天起,我们就渴望着到我国许多地方去演出。争取在年底前后开始在京的第二轮演出后开始全国巡演。我们早已经和深圳、上海演出界人士打过招呼,并邀请他们来京观看,以便策划第三轮到东南沿海城市演出。明年春天,我们还要参加‘相约北京’的演出季。这样下来我们投入巨资打磨精品的《香格里拉》就不仅能只演三个月,而能演三年。”
《香格里拉》要能演三年就必须走市场化运作方式。或者说,该剧就是为市场化运作生产的。因此,他们将该剧的观众定位是老少咸宜,舞台制作必求精美夺目。《香格里拉》仅是中国原创音乐剧尝试持久路线的开始。欧阳逸冰说:“市场化运作的开始,距离去掉‘化’字,完全进行市场运作还很遥远。音乐剧应该是充分产业化的,应该具有组织严密、行之有效的商业化机制。音乐剧还有衍生产业,即版税(版本转让所产生的利润)、出版、录制以及小产品(用戏剧形象制作的玩具、用具等。这些小产品的销路是令人吃惊的)。应该形成产业化的系统工程。尽管相距‘遥远’,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希望不要侈谈‘人家如何如何行’,‘我们怎么怎么不行’,而是脚踏实地地走出一条发展中国音乐剧的道路来。”至于国内音乐剧的状况,研究家是这样描述的———
“日本的音乐剧靠搬用欧美的音乐剧活着,它的本土音乐剧不是主流。中国人恰恰相反,始终以本土音乐剧为主。20年来,中国的音乐剧创作与演出走了一个‘U’字形———1984年到1988年,中国人在音乐剧创作上最少保守思想,凭着自己对音乐剧的想象创作了《芳草心》和《搭错车》。《芳草心》中的歌曲《小草》流传甚广。沈阳话剧团的《搭错车》在体育馆演出,票房丰厚,演出了1600场。1990年到1997年,大家对音乐剧知道得多了,条条框框也多了,经常问自己:这是不是音乐剧?惟恐别人说自己搞的不像音乐剧。出现了两个失败的例子:一是上海的,投入了500万,收回了50万。原因是剧本和音乐都太沉重。另一个是北京的,100万的投入无法收回。原因是过于陈旧,没有现代感。这两次失败严重地打击了音乐剧的发展。1998年开始回升。珠海的《四毛英雄传》获得了成功,引动了音乐剧的创作热情。主力来自歌剧界,话剧界纷纷加入,队伍在扩大。”
这次大型音乐剧《香格里拉》的创作又将载进中国音乐剧发展的史册。它与已经从国外引进的音乐剧有许多不同点——首先《香格里拉》试图对人类生存现状进行对照,表现的是对人类美好理想的顽强追求。从情感上说,他们在创作时始终洋溢着对藏族同胞创造的香格里拉文化的自豪感。其次,追求用现代手法演绎浓郁的藏族风情,使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再次,把鲜明的民族个性与国际共性相结合。因为香格里拉文化既是藏族人民创造的,又是人类的美好梦想。满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