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日前,世界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在上海和东京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了一场以和平为主题的音乐会,本报记者对这位年轻的艺术家作了独家专访。
小眼睛、平头、白衬衫,眼前的王健丝毫没有艺术家的矜贵,似乎还有些不善言辞,但看到他忘情地演奏大提琴时,才知道他是无需多言的,他所有的情感都融进了音乐中。
莫名中触“电”
王健是典型的音乐小神童,4岁习琴,11岁即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首演了圣.桑斯的大提琴协奏曲。很多人知道他是因为那部获得过奥斯卡奖的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埃萨克.斯特恩在中国》,里面一个10岁小男孩就是他,瘦瘦小小的,穿一身运动衣,站在比自己还要高的大提琴旁,神情、姿势却极为专业。谈起这段经历,王健呵呵笑了起来。“那天,我穿着运动衣,满头大汗地跑进大厅,起初还不知道是拍电影,就这样狼狈地拉起来。后来看到有摄像机,觉得有些紧张,但还不明白是在拍电影,更不知道斯特恩是谁。直到一年后,这部纪录片在学校小礼堂放,在结尾处我突然看到自己拉琴的模样,才恍然大悟。”
成名不要早
虽然张爱玲曾说“成名要早”,但王健并不这么认为。他将孩子比作小树苗,“如果从小就做盆栽,不断地修修剪剪,虽然会长得很漂亮,但被框在盆中永远长不大。如果先让它自由地生长,以后再塑造,就会又漂亮又健康。”王健说,成名早势必会带来许多演出,对孩子来说压力太大,而且许多东西都是大人们帮助设定的,缺少亲身经历就不能深刻地体会。“不要演出太多,不要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因为艺术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都要天天进步。”说这话时,王健很出神地陷入沉思。
学气不学形
王健拉琴的手势与正规的姿势稍有不同,曾有老师想要纠正他,但执拗的王健坚持不改。“我不希望拉琴变得程式化。它虽是一种外来乐器,但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要学的是‘气’而不是‘形’。”在艺术上王健始终坚持任何事都要通过自己的分析来判断结果。一次演出,别人说好不能飘飘然,别人说差也不能泄气。
如今,王健旅居伦敦,也难得回一次上海,但一提起故乡,他就有抑制不住的自豪:“上海简直像一个天堂!它的艺术氛围,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很少有城市能与之相媲美了,有机会我一定会来上海开独奏会的!”实习生潘昕、记者刘建伟、摄影朱良城
上海《新闻午报》2003年3月28日“文娱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