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之父”李德伦: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2月26日15:57 北京青年报
从来没想过,我们会和一个84岁的老人在明年春天有个约会。而且,这个约会如此美好,如此温馨。
那只是一个平常的开头。那天,我们特意带了一百朵玫瑰,去看望病中的李德伦。面对被称作“中国交响乐之父”、在中国音乐史上创下奇迹的老人,除了带去我们的问候,或许那一百朵玫瑰是最能表达我们的尊重和祝福的一种方式。
穿了病号服的李德伦坐在床头的椅子上,看着我们笑。小保姆对他讲:“老爷,接一下花吧,接一下,啊?”于是他随和地捧住我们的玫瑰,小保姆替他接过去,回头对我们说:“他现在拿不动。”那间病房真小,让人觉得大块头的李德伦坐在其间有如困兽,那双不知指挥过多少伟大作品的手抱在身前,听由小保姆悉心调遣,像个听话的孩子。
我们没有想到他那天会那么高兴,那么乐于与人交谈,真的让我们感到惊喜。因为他的倔脾气是有名的,如果不想理人便毫不掩饰。于是原本打算只待半个小时的我们竟不知不觉在那间小病房里度过了一个下午,与一位德高望重且亲切可爱的老人、或者说鲜活生动的一个个历史瞬间共度了一下午。
或许人到老年,对往昔的记忆能力就变得非常强,我们兴致勃勃地听老人讲起他在延安时候的“爆三样”,讲他如何看着书教出了中国第一支带铜管的交响乐队;听他说解放进北京的第一天,他和乐队就穿着破旧的衣服到清华大学演莫扎特的小夜曲去了,衣服还是脏的,但乐器都非常干净,清华的学子们一下子就被他们征服了。那大概是后来总为人们提起的大学普及音乐会的滥觞。
我们还听他说起他与中国交响乐界的改革,听他说因为曾反对前中央乐团走流行路线,他被当做保守派批判的往事。在这个84岁的老人身上,跟随的是中国交响乐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其间的含量是何其的丰富,说不清到底是谁为谁增添了生命的光彩。
于是我们禁不住问他,与交响乐相伴大半生,如今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老人说:“最大的心愿?最大的心愿就是多活几年,再给中国的交响乐干点儿事,再看看他们干点儿事。”“他们”,指的是现在正处于中国交响乐改革前沿的人们,“他们”中很多人常常都会提起,之所以走近音乐,与李德伦等人当年的普及音乐活动不无关系。
于是我们又问:“指挥过那么多作品,现在想来还有没有哪部作品特别想指挥?”老人想了想,说:“要说哪部作品,前两天我突然就想起这《贝三》(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我就老在想,在心里头这么过。贝多芬的作品我都很喜欢,现在觉得有很多东西还拿不住。你要说我最想指什么,最想指这个,但是不大可能了。”旁边他的夫人李珏说:“他回国的时候,指挥的第一部作品是《柴六》,哎呀简直太棒了。后来条件不允许了,就不行了,整天搞运动,怎么会搞得好?”
仿佛有什么突然照亮了房间,北京音乐厅、中山公园音乐堂的总经理、同时刚刚上任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的钱程立刻联合了我们,对李德伦说:“让我们来完成您的心愿吧,中国交响乐团和北京青年报一起合作,专门为您开一场音乐会,就演《贝三》和《柴六》,就叫‘献给李德伦’。您好好养病,等到明年春天,我们等您亲自来指挥。”一下子,全屋的人都为这个念头而兴奋,李德伦原本因病而有些晦暗的脸也有一种光彩浮现了出来。对于一个指挥家来说,指挥台才是他永远依恋的家园。
第二天,中国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汤沐海在排练完之后来到了医院,他同样为李德伦带来了一百朵玫瑰。而李德伦和本报记者早早就在病房的会客室等着了。在那里,我们共同正式定下了一个明年春天的约会:在2001年3月25日,一台名为“期待春天--献给李德伦”的音乐会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上半场将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下半场演奏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
我们期待着那是个温暖的春天。(文/本报记者刘净植;摄/本报记者卢北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