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五元票价普及音乐会遭遇“难产”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1月17日04:57 浙江青年报
最近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的5元电影票价,终于有了眉目,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与5元电影票价命运截然不同的是,5元票价普及音乐会,却在杭城“难产”。
这一信息,是打算主办5元票价普及音乐会的经理--浙江音乐厅副总高纹儿,日前在电话里透露给记者的。
为何“难产”?个中缘由,记者打算去探个究竟。
“这愿望有1年了”
1月13日下午,记者在浙江音乐厅采访了高纹儿。
他给记者谈起5元票价普及音乐会的事。
“想在音乐厅里搞5元票价普及音乐会,给学生们听,这愿望有1年了。让学生接受一些高雅艺术的熏陶,对于提高他们的素质总是有好处的,这是我想搞普及音乐会的初衷。真正着手做,是去年下半年的事。可惜半年过去了,这事儿还没眉目。”他的脸色显得有些凝重。”
“为什么这事儿这么难成呢?”记者急于知道原因。
“说起来也很简单,问题就出在这协调上。”他给记者介绍起操办这件事的经历:
由于人手少,为了维持生存,其他工作人员,平时都忙于音乐厅举行的各种演出,搞5元票价普及音乐会这事主要是他在操办。
第一步,他对杭州演出单位的演员进行“摸底”,列出清单,比如某某演员能演什么节目等等。这一步工作完成并列出节目单后,他一边去“游说”学校包场,一边去找演出团体出节目。近半年时间,这一关系一直没有协调好。原因是:有时演出团体没时间,等演出团体有时间了,学校那边又不干了。比如,去年11月20日,本来说好由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包场,演出团体又有演出任务了,只好告“吹”。这大半年,除了日常工作,他一直为这事忙得“焦头烂额”。
“为什么不直接向社会推出普及音乐会,免得两头跑呢?”记者问。
“我们是想啊,可是考虑到市场风险,又不敢冒然去做,况且,向社会推出有一个连续性的问题,你总不能演一场就不演,要安排连续的演出,理顺各种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我是希望在学校这方面搞几场,先搞搞试点,等成熟了,各方面的关系理顺了,再向社会推出,(普及音乐会)推向社会是我们的第二步计划。可现在连第一步都迈不出来。”他张开双手向记者摊着,表示无奈。
“现在5元电影票价向社会推出后,不是效果挺好的吗?”记者追问。“音乐会与电影不一样,电影是大众化的、通俗的居多,音乐会属高雅艺术,走向大众需要有一个过程。”他回答。
听了高纹儿的一番话,记者心里还结着疙瘩:高纹儿是不是打着普及音乐的旗号,其实为了赚钱呢?
“这行业赚不了什么钱”
记者把这一问题抛给高纹儿。
他呵呵一笑,说:“我给你算一笔帐吧。我们音乐厅有500个座位,算坐满了,也就2500块钱,给演出单位不能太少吧,就算对半开,他们演出单位已经算拿得少了,算是带有义务性质的演出了,市场上演出是这一价钱的好几倍。而我们呢,拿一半,根本还不够开销:一场演出的电费、麦克风电池等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按照以往的经验,少说也得700块钱左右,再加上我们10个人的工资,每人每月算1000块,还有养老保险等等,平摊下来,每天也需要700块钱左右的开支,这样一算,保本都有困难,更何况音乐厅的折旧费都还没算呢。我们想过了,就自己先贴一点,把这事儿先做起来。”
“不赚钱的生意你们为什么也愿意做呢?”记者追问。
高纹儿坦然相告:“高雅艺术的普及推广,本来就应该注重社会效益第一。我这不是在唱高调,做这一行业赚不了什么钱。如果要赚钱,像我们这样的地段,周围又没什么大商场,开个商场,经营好一点,最能赚钱。但是,人总是要有精神生活,总会有一天需要高雅艺术的,虽然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对这类艺术形式蕴含的内涵,还不甚了解。”高纹儿的话意味深长。
他接着解释:“我们想搞普及音乐会,就是希望在高雅艺术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社会上的许多人真正了解、接受高雅艺术。”他还向记者袒露了办普及音乐会的一份私心:“把给学生听的普及音乐会办好了,以后再向社会推出时,我就打算每个人收10元钱,这样我们也不会亏了。”
记者问春节过后,推出学生场普及音乐会的希望有多大。他摇摇头说:“我现在一点底都没有。我们这样一个小单位,去跟各个单位协调关系,难啊!如果有政府出面协调,就好办了。政府文化系统的一位领导,也说我的主意好,但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能帮我实现愿望。”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能出面协调属经营活动的事吗?
记者心有疑问,便采访了经济学专家。
专家怎么看?
杭州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王俊豪释疑解惑。
王俊豪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直接去经营,而是出面组织、协调,这当然是可以的,是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他还说:“不同产业进入市场过程中,政府会有不同的倾斜。普及音乐会属精神文明建设这一块,对于这些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而本身又不大赚钱的产业,进入市场,政府是应该支持的。”
浙江大学文化学者束教授认为:“目前,虽然高雅艺术走向边缘,但从长远来看,人们还是需要这一精神食粮的。”他这样解释人们需要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需要看心理医生,这说明社会文明病有抬头趋势。或许,高雅艺术也能成为一剂‘良药’。毕竟,高雅艺术是一座精神‘金库’。”
看来,高雅艺术与老百姓之间的“桥梁”如何真正“架”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记者黄和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