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京剧《宰相刘罗锅》三本锦上添花(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1月18日14:18 北京日报
 本报讯 在电视连续剧排续集成风,且多数以狗尾续貂而告终的今天,京剧贺岁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三本的成功,着实给戏曲人争了口气。这两天看过“刘罗锅”的观众,无不肯定这是一出锦上添花的好戏。
崇文区民政局的高秉政先生是位地道的戏迷,新戏老戏他都爱看,去年的《宰相刘罗锅》和《马前泼水》是他最喜欢的两出戏。今年他赶在头场来看“刘罗锅”,好听的唱腔、好看的故事让他喜欢得不得了,他说,戏曲戏曲,听的就是曲,这出戏的成功有一半功劳得归功于作曲朱绍玉,该剧的曲好听,听着过瘾!特别是结尾那一段曾在一二本中出现过的戏歌,犹如电视剧的主题歌拉近了时空的距离,让人感到特别亲近。
装甲兵工程学院的教授朱绍华对几位主演的表演赞不绝口,他说,“三本”演员的整体水平高,李宝春不仅嗓子亮,而且特别会做戏,他演的刘墉忠而不迂,浑身上下透着机灵,甚至有点坏,这反而更吸引人了。李胜素给人的印象就是端庄,这一次她演的格格兼具了青衣的华贵和花衫的俏皮,是个很讨人喜欢的角色。
《文艺报》资深记者赵春强认为,三本《宰相刘罗锅》秉承了前两本大气、热闹、喜庆的风格,矛盾冲突丝丝入扣,故事情节时时牵引着观众的注意力,使你根本没有走神的机会,特别是瑞雪兆丰年等许多与现实生活非常贴近的舞台语汇,让人分不清戏里戏外。另一位叶女士对李六乙的导演手法赞赏有加:“李六乙虽然是话剧导演,但他没有用话剧手段改造戏曲,或只是将戏曲作为舞台呈现的一种手段,他用纯正的戏曲思维调度舞台空间,舞台上虽然有不少花样,但根上都是京剧最本质的东西,这在今天倒越发显得时尚了。”本报记者 贾薇 摄影 吴赣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