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沙家浜》复排完毕后天上演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1月18日19:36 北京晚报
复排的交响乐《沙家浜》,将于本月20日、21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这部音乐作品在“文革”中曾被定为8个“样板戏”之一,因此它的复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说:“《沙家浜》是‘文革’时期单调文化的象征,现在复排它实在是有‘作秀’之嫌。”有人说:“交响乐《沙家浜》是交响乐民族化的成功范例,现在能得到复排并上演,是社会宽容度大大提高的表现。”也有人说:“交响乐《沙家浜》是8个‘样板戏’里最后一个复排的,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针对这种种看法,本报记者采访了与此次复排、演出的有关人士。
《沙家浜》原来不是“样板戏”
交响乐《沙家浜》的作者是今天“国交”的前身中央乐团业余创作组的四位成员:杨牧云、邓宗安、谈炯明、罗忠。前两位先生已经去世。罗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这部作品在‘文革’前,在1965年以前就已经创作好了,演了很多场,也很受欢迎。这部作品和《穆桂英挂帅》、《保卫延安》一样,都是交响乐民族化的一种尝试。” 罗先生继续说:“1968年后它才被宣布为‘样板戏’,并做了许多改动。‘文革’一开始,我就被定为‘裴多菲俱乐部’的头头,受到很多折磨。改动过程我根本没有资格参加,实话说,连听都没有资格去听!”谈起这部交响乐的复排,罗先生的心情非常复杂。他说:“我的作品集里没有收入这部作品,我现在连原来的谱子都找不到了。因为它给我带来了太多的磨难,包括许多人的不理解,说我为‘文革’服务,其实这才让我最痛心。这次复排,我想我会去听,但是我想象不出到时候自己会是一种什么样心情。”
复排完《沙家浜》国交名牌全部复排完毕
今年是中国交响乐团建团45周年。在这45年中,国交曾有过一大批“品牌产品”。为什么要在今年复排《沙家浜》呢?国交团长俞松林先生说:“近期内国交的老品牌我们都已复排过,包括《黄河》、《穆桂英挂帅》等,惟一没有复排过的就是《沙家浜》。《沙家浜》原来是上海长宁区沪剧团的一部沪剧《芦荡火种》,后经北京京剧团改编成京剧,又有了交响乐。我现在还存着1965年在工人俱乐部看戏的戏票哪!这部交响乐,是交响乐民族化改革的一部成功之作,我们现在把它拿出来复排,绝不是‘作秀’。我并不担心这次演出的票房,因为听众的需求也是多层面的,他们知道自己想听什么。”
北京音乐厅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策划部的张科是这次演出具体宣传策划工作的执行人。1978年出生的他,根本没赶上在当年听这部交响乐,接到任务后直犯愁,赶紧回家找父亲询问,才找到点感觉。他个人认为这次演出票房未必很理想,倒不是因为“样板戏”之类的影响,有可能因为交响乐和京剧的受众群并不重叠,也有可能两边人都不来。他说:“我觉得这类复排关键在于质量,如果能做得再纯一点,再本真一些,也许年轻人出于好奇也会来,也会喜欢。”
交响乐《沙家浜》跟西洋歌剧一样
这部作品有它自己的特点。汤沐海先生说:“交响乐比京剧要少一些,比如胡传魁、刁得一呀,省略掉了,在这些方面你可以看到一些历史留下来的痕迹。但是它不仍失为一部好的作品,因为它有好的旋律,好的意境,很好的管弦乐队的配制,民族乐曲和西洋乐曲的结合,还有很多值得夸赞的地方。《沙家浜》其实表现的是普通人,茶馆老板娘、军队战士、老奶奶,这种表现方法跟西洋歌剧完全是一样的,只不过音乐素材是民族的中国的。和30年前不同,我们这次复排决定用京剧演员,因为男演员最高音要唱到highD,将来在合适的时候再在歌唱演员当中挑选。”
国交里有一些演奏员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以前根本没接触过这部作品,所以这次排练很辛苦,但是他们觉得也挺有意思。和交响乐团合作,对京剧演员来说也是一种新尝试。京剧里,胡琴跟着演员走,但是现在,与上百人的乐队合作,就不能随意发挥了,眼神儿总是得瞟着点指挥,不能唱“冒”了。此次演出中扮演阿庆嫂的陈淑芳曾是“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的学生,演过全套的“样板戏”。她说:“现在的观众肯定和70年代那会儿听阿庆嫂的观众需要的东西不一样。现在我更多的是想让听众感觉到作品本身、艺术本身的价值。”
一上午汤沐海换了三件衬衫
在中山公园音乐堂的排练现场,著名指挥家、国交艺术总监汤沐海正在指挥乐队、合唱团与三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做磨合。小提琴和胡琴配合着奏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加上京剧演员的演唱,让人听起来又熟悉又新鲜。在排练的过程中,磨合并不是很顺利。有时是演员唱得尽兴把乐队给丢了,有时是演奏员自己“走”了。“郭建光”一段戏下来,反反复复唱了几十遍,累得直劲儿找水喝;“沙奶奶”因为乐队的节奏太慢,被拖得喘不上气来,急得直笑。汤沐海每到此时就会把手一挥让大家停下来,自己哼一段,把正确的处理告诉大家。他在排练的时候非常投入,一上午下来,汤先生总共换了三件衬衣,每一件都被汗水浸透了。
排练结束,已是中午12点。汤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我一贯地崇扬交响乐要在中国自己的文化基础上走出一条道路来。这是几代人一直在做的。我想要大家明白,这不是什么样板戏,是当年中央乐团的演奏员、富有创造性的有理想的青年人运用交响乐这个形式在民族化道路上的一种探索。这个作品本身的意义是不能磨灭的,何况是在‘文革’之前早就有了。我自己在国外呆了20多年,一直搞洋的,现在搞这些也觉得很有兴趣。同时,作为国交,在发展西洋音乐的同时,也推广中国自己的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一件事。”
复排《沙家浜》引起争论
陈先生已经买了20日首场演出的票。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买票时,他倒觉得记者有点奇怪。他说:“‘红色经典’之类的炒作挺让人腻歪的,这些东西好听我就来听,难道非得有什么深刻的原因吗?我也不否认《沙家浜》在‘文革’里曾经挺火,但那时候能听什么?不管怎么说这是音乐呀,它总归是美的东西吧?它总比口号稍微动听点吧?怀旧的心情当然会有,人在生命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东西是难以抹掉的。不过老用这个词儿,谁都会烦。其实最可贵的是一种平常心,只要它是好的艺术作品,听听又有何妨?”
站在旁边的一位先生则坚持自己绝不会听这种“东西”。他说:“我一听那个调儿就想起我爸当年被关起来,我走老远的路去给他送被子,难受。”
朱小姐是北大的学生,还是位京剧爱好者。她说:“我倒宁愿去听传统的京剧作品,那才是真正民族的东西。再说,好多报上的文章都说,来听这些作品的人不是怀旧就是瞧新奇,我觉得去听这个挺掉价儿的。”
不管大家怎么说,不论媒体怎么炒,“演不演”已经不成问题:国交的排练是紧锣密鼓,演出也就快拉开帷幕。但是,究竟大家“听不听”,还得等到演出结束以后,让票房说话。(本报记者侯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