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和明晚,昆明会堂将响起享誉中外的钢琴家殷承宗的琴声。
“文革”中,“殷承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的琴声至今仍存留在许多人心里。
6日下午,已经赴昆的殷承宗先生,在他下榻的翠湖宾馆接受了记者采访。
50年的总结之作
此次在昆的殷承宗钢琴音乐会,殷承宗带来了两台作品,他说这是他钢琴艺术生涯50年的代表,也是他这50年的一个小结。其中有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当年他弹奏此曲获得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银奖,一举成名;有钢琴协奏曲《黄河》,这是他里程碑式的作品。
由殷承宗等艺术家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1971年公演后产生极大反响。赴美18年间,殷承宗在美国、俄国、韩国、日本等地演奏《黄河》,皆出现不同回响,尤其是海外华人听那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引起了浓浓的思乡情。殷承宗也曾两次去台湾演奏此曲,大受欢迎,有的观众从台北之外乘飞机赶来听。一位台湾企业家后来对殷承宗说,自己的企业刚起步时听到了《黄河》,给了他很大鼓励。“当时没想到《黄河》会有如此强烈的效果,一个作品让人想起一个时代,这就是成功了。”殷先生如是说。
“我背后有五千年的历史”
殷承宗被认为是钢琴演奏民族化的先驱。提到此,殷承宗谦虚地说这是别人的评价,自己只做了些铺路的工作。
他说,当年从苏联回来后,因以前学的都是西洋的东西,他便开始接触中国的艺术,如京剧、古曲等,这些在“文革”10年中学得最多。一边学习,便有了将钢琴演奏民族化的努力。这其中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排演钢琴伴唱《红灯记》,借助革命现代戏,将最古的和最洋的相结合,产生了奇妙效果,钢琴艺术走向了民族化,又丰富了京剧。第二阶段,他觉得要创作有分量的东西,所以就创作了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三阶段,他写了很多钢琴协奏曲,如《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为此他还请教了很多琵琶艺术家。“我是‘文革’中中国作品做得很多的音乐家。”刚去美国时,有人认为殷承宗是俄罗斯学派,殷承宗对有关记者强调:你要记住,我背后有五千年历史。
在美十几年间,殷承宗到各地演出,同时介绍中国民族音乐和搞教学,在后面的这两方面他做了很多工作。他打算,今后10年除继续演奏生涯外,要与中唱公司签约系统出中国古典作品的钢琴曲,他还想把从上世纪30年代贺绿汀开始的中国钢琴曲一一整理出来。
每天练琴6小时
“一天不练琴自己知道,两天不练琴同行知道,三天不练琴观众知道。”殷承宗对自己要求甚严,年近60了还每天坚持练琴6小时,每到一处演出,他对演出条件要求很高。此番到昆,从选钢琴、琴凳,到挡音板,一一“审查”,连调琴师都是从厦门请来的。这体现出了他对艺术的专一和精益求精。
对于李云迪、郎朗这样的钢琴后起之秀他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年轻的钢琴家能一如既往努力下去,不要受其他诱惑的干扰。
今晚,与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俞峰教授和昆明交响乐团合作,殷承宗的《黄河》将滚滚而来。(春城晚报 程肇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