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伍斌 实习生周静)当中芭大戏《大红灯笼高高挂》“挂”上京沪舞台之时,申城新世纪第一部芭蕾舞剧《梁祝》也正在上海悄悄创作。四幕芭蕾舞剧《梁祝》日前已由上芭投入排练,该剧在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上与“灯笼”迥异其趣。它能否向“灯笼”叫板,已成为专业界关注的一个话题。
梁祝故事在沪上芭蕾舞台有过两次改编,但基本剧情格局和戏曲改编作品差别不大,此次重新改编将“伤筋动骨”。担纲编剧的是曾经创作《金龙与蜉蝣》的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在梳理了各种艺术形式曾对《梁祝》的改编之后,他认为打造新世纪申城首部芭蕾大戏,需要用现代眼光对梁祝爱情悲剧进行重新解读,从更高层面上回归故事原形,赢得更多观众。罗怀臻笔下,梁山伯、祝英台、马文采以三个古代江南少年的身份出现,他们在寒窗共读中相知相伴,有了爱情的第一次萌动,却因门第之别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最终无法摆脱悲剧命运。区别于《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正反人物泾渭分明和剧情大起大落,《梁祝》给予每位主人公以人性人情的解读,情感描写则潜合了江南特有的细腻和含蓄,这使芭蕾改编有了一个叙述方式质朴、情感表达丰厚的文学基础。
与《大红灯笼高高挂》调动道具、舞美、京剧、皮影等手段对芭蕾进行刻意“包装”相比,《梁祝》走的是一条提纯芭蕾形式、通过音舞本体深化内涵的创作之路。据首次担纲独立导演的上芭艺术副总监辛丽丽介绍,《梁祝》的吃重点在音乐和芭蕾本身,作曲家徐坚强在吸收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精髓的基础上展开戏剧音乐的整体构思,同时每一段音乐的创作都由编剧、编舞、作曲一起切磋、试听,使编舞更具全局观和参照性。《梁祝》也借助一定的舞美手段来丰富表现效果,如共读、相送、抗婚、化蝶四幕戏,在舞美风格上分别设计为春、夏、秋、冬,演员的服装造型也将体现中西合璧的色彩,但总体上不抢舞蹈风采。
《梁祝》预定于7月13至15日首演于上海大剧院。这部海派风格的大戏能否与浓墨重彩的北派“灯笼”较劲,到时候可见分晓。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阅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每天得新款手机大奖!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