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上海越剧院排练场上弦索之声不绝于耳,现代戏《早春二月》已经进入了联排阶段。在所有的演员当中,扮演文嫂的方亚芬对这出戏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情,因为她的母校镇海中学恰恰是小说《二月》的作者、“左联”烈士柔石曾经执教的地方。在她的青少年时代,就熟悉了柔石的名字,对这位革命先烈满怀着敬仰之情。在排戏过程中,方亚芬和一批编导人员不久前还专程回了一次家乡。
家乡的骄傲
“当我还是一个初中生时,就知道了柔石。母校镇海中学的老师们经常向孩子们介绍他的事迹,因为他曾经在这里教了一年书。那时我一直以为柔石是我们镇海人,后来才知道他的家乡在宁海,但在我的心里仍然觉得他就是我们的同乡,是镇海的骄傲,”方亚芬动情地说。柔石原名赵平复,1931年牺牲时年仅30岁。他最初从事教育工作,并参加新文学运动,1928年夏到了上海,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翻译介绍了很多外国的尤其是东欧和北欧的进步文学。长篇小说《二月》是他在1929年创作的重要作品。在镇海中学执教是他来上海之前的一段经历,在当地的陈列室里,至今保存着柔石的照片和书籍。
山上的感触
今年3月,当越剧现代戏《早春二月》进入二度创作阶段时,方亚芬和编导、作曲、服装设计等一行10人踏上了回乡之路。到了家乡之后,她首先去访问的就是母校镇海中学。在老校长的陪同下,方亚芬和大家一起来到校舍边的小山上。老校长告诉大家,这座山名为“梓荫”,当年柔石在镇海当老师时,课余时喜欢到这座山上登高看书,还经常约学生们在此谈心,谈文学,谈理想,谈天下事。“站在这个青青的山头上,学生们的读书声、老师的讲课声都随风隐隐约约地传过来,特别令人心旷神怡。可以想象,当时的柔石正是一个满怀理想和对人生的热爱之情,又很有书生气的青年知识分子,”方亚芬深有感触地说。在那一刻,她体会到,《二月》中的主人公肖涧秋身上有着作者柔石的影子,小说通过肖涧秋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和对于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当一位怀揣志向的青年遇到困境时,应抛弃幻想,冲出“浊浪”,大胆地走自己的道路。《二月》能被人们所接受,从小说到电影,都体现了它独有的魅力。这更增强了方亚芬排演这出戏的信心。
早春的思念
在回家的旅途上,方亚芬还和大家一起踏访了柔石在宁海的故居。当时正值早春时节,气候忽冷忽热,演职员们这下对“早春二月”有了切身感受。柔石的故居是一处有着浓郁江南特色的院落,保存着他出生时的房间,悬挂着他的照片。烈士的女儿告诉他们,柔石在牺牲前回家为祖母庆贺生日,在家住了20多天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他的妻子在他牺牲后变卖了部分家产,抚养儿女,生活得虽然清苦,却从没有怨言。这又给了方亚芬新的启示,《早春二月》中的文嫂也是一个革命烈士的遗孀,她要演出她的艰难和不幸,也要演出她的自尊与自强。
在塑造文嫂这个角色时,方亚芬不仅为自己的表演进行定位,而且对服装、化妆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她扮演的文嫂外表朴素但不破烂,性格文静但不懦弱,她经受了丈夫牺牲和儿子病死的双重打击,又遭到小镇上流言蜚语的折磨,还想要成全肖涧秋和陶岚的爱情,因此她的死是有着多重原因的。在演到文嫂自尽一场戏时,方亚芬特地设计了身披白绫深深回眸的动作,表达她对人世的眷恋之情,更强化了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宁海之行让她的表演找到了生活依据。
后来,大家还见到了柔石的两个儿子。他们看了剧本后非常开明地说,不必太拘泥于原作,可以根据观众的欣赏需求丰富剧情,丰富人物的感情纠葛,这样戏会更好看。“两位老先生对《二月》能搬上戏曲舞台而感到非常高兴,这让我更有信心,也更要全力以赴了。”方亚芬说。明年是柔石诞辰100周年,宁海已有意向请越剧《早春二月》去演出,“这样一来,排演这出献礼剧目又有了双重的特殊意义了!”(记者 陈竹)
图为方亚芬扮演的文嫂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