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中国京剧院的一出“原版”《红灯记》,让人民剧场的票房超级火爆。在6月4日至7月4日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仅北京舞台上就将接连上演《华子良》、《江姐》、《新文姬归汉》等13台大型剧(节)目,作为主要演出场所的长安大戏院的演出档期,更是早在数月前便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而就全国京剧演出市场而言,今年年内则将陆续推出交响乐京剧《杨门女将》、现代京剧《缉毒》等40余台新戏。剧目数量之多,题材之广泛,各地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大,安排的演出阵容之强都是近年来罕见的,一股超强的京剧演出创作热潮正 在大江南北兴起。
其实,早在去年,京剧演出市场便开始悄然预热。继连台本京剧《宰相刘罗锅》(一二本)以“试金石”的姿态在贺岁档期大获成功后,中国京剧院于去年秋天、今年春天和夏天连续推出的三个演出季均获得出人意料的好票房,仅以去年的“金秋演出季”为例,10天票房收入就达70多万元,纯收入37万元。而今年春节期间上演的贺岁大戏《宰相刘罗锅》(三四本)的票房更是超过了100万元。
那么,曾经长期遇冷的京剧演出市场为什么能够迅速复兴呢?打破传统艺术生产创作观念,确立全新市场意识,注重品牌效益,是京剧由冷变热的首要原因。正如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所言,京剧要想打开市场,就要把传统艺术定位成“产品”,只有针对不同地域和层次的观众生产出适销对路“产品”才能赢得市场。无论是《宰相刘罗锅》打造的贺岁概念,中国京剧院推出的“演出季”品牌,还是《红灯记》“原班人马登台”的卖点,无不是市场理念的最佳体现。而对于春节、“五一”、“十一”、新年等黄金演出档期,各京剧院团也各拿出新招。如北京京剧院根据自身青年演员多的特点,实施竞聘上岗,人才资源重组的改革措施,不但让院内的名角新戏不断,而且让更多的新秀有了公平竞争和实践的机会。
北京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洪业分析说,于魁智、王蓉蓉、李胜素、张火丁、李宏图等一批中青年演员的崛起也是近来京剧市场走好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代演员经过长时间的磨炼,在艺术上已经走向成熟期,得到了观众和市场的认可,也使得前些年京剧演员青黄不接的状况基本得以解决。
正是因为以京、津、沪演出市场为轴心,放射全国京剧演出市场网络的形成,大大地激发了广大戏曲作家的创作热情。从今年全国计划推出的40余台新戏来看,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和市场特色。
从创作内容来看,打破了以往古装题材占主体的格局,题材新颖,内容丰富。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有安徽京剧团的《青春之歌》、上海京剧院的《党的女儿》、中国京剧院的《江姐》、天津京剧院的《华子良》等。现代题材的剧目有中国京剧院的《油灯灯开花》、上海京剧院的《缉毒》。以历史文化、人文背景为题材的新编故事剧有北京京剧院的《宰相刘罗锅》(五六本)、《洛神赋》、《新文姬归汉》、中国京剧院的《瘦马御史》、《孙武》、杭州京昆剧院的《东坡宴》、江苏省京剧院的《霸王别姬》等。(赵爽)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