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第一个知道斯特恩去世消息的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给记者打来电话,百感交集地说:“斯特恩再也不会来北京国际音乐节了,但是音乐节却永远镌刻着他的名字。”
今天早上,记者和正在沈阳担任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演奏比赛评委会副主任的中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通话,林教授遗憾地说:“斯特恩在电视上看到我的学生杨天娲 演奏后,告诉我,这个学生非常好,我要亲自听她的音乐会。而杨准备今年赴美演两场音乐会却无缘让大师指教了。”
记者给在广州指挥音乐会的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俞峰打电话,他告诉记者,他刚刚送走斯特恩的儿子米西埃·斯特恩回美国料理父亲后事,小斯特恩正在广州指挥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演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
世界著名指挥大师斯特恩是中国“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个来到中国的西方艺术家。1979年,斯特恩带来了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在中国,他看到了让世界在以后感到震惊的音乐事业正在崛起。他的随行摄制组拍下了当时中国音乐生活一幕幕感人的场面。
———斯特恩指着中央音乐学院说,这里的每一个窗口后面都有一个天才。
———他在中央音乐学院大师班授课。“对我来说,小提琴是身体的一部分,这很简单,我有一个小秘密———这叫海绵。”斯特恩从左衣肩里取出事先垫进去的海绵肩垫展示给学生,幽默生动而形象地向同学们讲解他的观点———小提琴是身体怎样的一部分。
———他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挑选了3名天才小学生:王健、潘淳、徐惟聆。如今王健已是世界闻名的大提琴家,潘淳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徐惟聆也成为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他的这部在中国一个多月之旅的纪录片取名为《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当年获奥斯卡纪录片金奖——最佳纪录片奖。
潘淳今天早上接受记者采访说:“斯特恩对我来说是既景仰又是朋友的大师。20多年前,我在学校为他演奏莫扎特的《妈妈变奏曲》是很紧张的。但是斯特恩当场就对我热情赞扬,并给予指导。亲切的接触,使我与他的距离拉近。他的去世是中国音乐的一大损失。从他开始,“文革”后,中国和西方音乐有了交流和接触,他是中国音乐界的朋友。他曾想在1989年即十年后回访中国,虽未成行却在20年后1999年参加了北京国际音乐节,使我们再晤大师风采。
1999年,第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还是斯特恩,与王健、潘淳、徐惟聆在京举办新闻记者会。回顾与展望,使会场热情激动。还是斯特恩,在中央音乐学院大师班授课,再次向一位拉大提琴的学生说,你的音乐是你身体的一部分,这身体的一部分就是你的思想和思考。还是斯特恩与李德伦一起上台,合作了20年前他们合作的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有人说,这是世纪绝响。本报记者白宙伟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