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派
王晶(导演,香港影王朝有限公司老板)
降片酬属明星个人行为
台湾老板能拿出1.5亿给我的新片《未来警察》,就说明投资人很有信心。之前有报道舒淇为了减轻投资商受到的金融危机影响,主动减少自己片酬,进而很多人觉得是不是行业不景气了,其实不是,这只是个人的一种选择,有些演员看到剧本好,会主动减低片酬接戏。有的演员和导演是铁哥们,收个红包就会开工,这些都好商量嘛。所以现在这个情况要谨慎,别自己毁市场就万事大吉。
王中磊(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总裁)
华谊会按市场动向调整
目前华谊整个制作计划上没有重大的调整。不过会根据未来一两个月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变。华谊目前的19部电视剧计划源于50部储备计划,其中有大制作,也有中小投资的作品,如果整个投资环境有所变化,华谊将会调整一些电视剧的制作计划,比如80万一集、100万一集的电视剧暂缓制作,而改成50万一集的电视剧。我想华谊这种大规模的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有限,而小的项目公司可能受印象比较大,它们一年只有一两个项目,抵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
另外据我所知,电视台的购片款并没有减少,前日浙江台还公布将增加1亿元用于购片,这都是好消息。
伊简梅(橙天娱乐集团副总裁)
橙天一切按部就班
全球的金融危机可能会给很多的公司造成影响,但橙天这几年一直使用的是自由资金,公司的投资力度并没有因为整个的经济环境而减弱。10月中旬,橙天娱乐的电视剧《生死线》(blog)开机,投资3000万元。虽然整个经济并不景气,但是制作精良的电视剧还是不用担心销售的问题。明年制作电视剧的数量和往年相比并没有变化。
除了传统电影院放映和电视台播放外,公司将通过扩大娱乐行销、增大网络销售的力度等方式来促进售片。此外,橙天旗下的艺人也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而降低片酬,目前仍然还是按照惯常的模式操作。
张国立(国立常升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纪晓岚4》证明精品才有市场
像王刚所说,这两周他的节目收视率一直在长。这种时候,大家最想看的是什么?轻松的、娱乐的、幽默搞笑的。我赞成大家多拍点喜剧,生活本来已经很沉重了。
我以前担心还拍《纪晓岚》大家会审美疲劳,可是市场调研显示《纪晓岚》很有市场。
专业的、比较大的影视公司不会受金融危机多大影响。金融危机改变不了观众看电视的事实。谨慎做好市场调研,拍摄品牌剧、精品剧,永远都有市场空间。
方法派
于冬(保利博纳总裁)
与国外加强合作分担风险
当前中国经济一定会向着刺激内需,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的方向调整,这是必然,这正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时机,而电影产业将是推动整个文化产业增长的“火车头”。今年电影总票房将有望达到40亿至45亿,萧条时电影消费在增长,投资人应该更有信心。
在海外出口方面还是会有一定影响,不过也有解决办法,那就是加强亚洲各国间的合作。以《赤壁()》为例,由于有日方投资,最后在日本2000多块银幕上映。试想如果没有日方投资,这些很难实现。所以加强与日韩等亚洲电影强国之间的合作,共担投资风险,将是解决目前出口困难的突破点。
金融危机对产业有“好处”
理论上这次金融危机对行业还是有影响的,影视行业这些年相当的资金不是内部来的,还是依靠社会、民间和一些海外资本的介入,影视行业的资金流动热也使得电视产品的供过于求,电视台的播出时间远远少于供片集数的时间。金融危机使得影视行业的“热钱”减少了,毕竟文化产品还不是人民生活必须的,要在大家有了余钱后才能去做。所以这次金融危机对于投资会有相对的冷却作用,可以说是个好处。
海岩剧还算是一个品牌,我不太担心投资问题,但一些剧本不太成熟的剧组会受到影响,投资人会更慎重。
佘贤君(央视广告部品牌总监)
央视的广告在逆市增长
从央视影视剧的广告来看,目前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李小龙传奇》的广告就特别好。在金融危机时,企业的广告费会更加在优势媒体和质量优秀的电视剧上,所以从央视的广告来看,反而是个增长,但金融危机有可能带来两极分化,就是好的剧投资增加,相对弱的则比较困难。从未来看,央视下半年或者明年收购的电视剧都是制作精良的作品,所以这些剧在投资或者广告收益上,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严从华(世纪英雄制片人)
影视公司倒闭都是经营不善
影视行业在中国GDP占有的比重也非常小,不值一提。目前正在生存的影视公司运转都比较正常,倒闭的公司也是因为自身经营不善,制作不精良,与金融危机没有直接关系。
对于影视作品的投资也不会减少,而且还会上升。因为房地产不好做,房地产商也会寻找新的领域投资,其中影视行业就是一部分,煤矿老板也有参加影视投资的,因为很多煤矿都被封了,影视文化产业还是被很多业外人士所看好的。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