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剧场热升温 剧场人才缺乏成迫切问题(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1日18:28  新浪娱乐微博
马拉松对话第一期现场 马拉松对话第一期现场
主持人及三位嘉宾老师 主持人及三位嘉宾老师
马拉松对话现场照片 马拉松对话现场照片
嘉宾与主持 嘉宾与主持

  新浪娱乐讯 “2012北京国际演艺服务平台启动仪式”中的板块“马拉松对话”12月10日在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进行了第一场对谈,主题为“北京需要怎样的剧场生态”。当天,论坛邀请到《新京报(微博)》文娱版副主编金秋担任主持,国话先锋剧场总经理傅维伯、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毛修炳和东宫影剧院运营总监王雷作嘉宾,从投资、经营等角度,围绕北京的剧场生态深入探讨。

  当天,几位业内人士就“北京剧场生态的现状是紧缺还是供大于求?剧场本身是商业机构还是公共文化设施?为什么北京戏剧扎堆在几个相对成熟的剧场,而新兴剧场难有作为?为了让戏剧生态良性发展,政府应担当怎样的角色?”等剧场人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论坛中,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毛修炳透露了以下数据,他表示,现在剧场已经到热得不能再热的程度。从今年到接下来三四年,要全国各地建40个大剧院,投资总额320亿。也就是说,差不多每个大剧场建设将花8个亿,最贵的要10个亿。而北京地区能够常年演出剧场截至去年是128,加上偶尔演的大概有160个。但每年演出超过50场的只有160个的1/3。

  国话先锋剧场总经理傅维伯则表示,说北京有很多内部剧场、会堂仍然闲置,北京目前有好的戏剧形势,一两百的剧场都不算多,但数量不是问题,如果利用好才是关键。另外,对能够给剧场提供作品的人才的培养更值得重视。同时他也回忆起有一年大学生戏剧节,有一个剧社为了能做成剧,有的大学生去卖血。“这是我们戏剧人应该感动的。当时我就问,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其实这也是这些年坚持做下来的原因,就是这么一点感动,让我们支撑着走下去。”

  东宫影剧院运营总监王雷则表示,剧场一年要演多少场剧这是一个社会责任,同时还要培养相关人才、培养演出项目这也是它的责任。“如果说只是盲目地把剧场组织在一起形成院线,就是很简单、复制的感觉。”

  最后,几位业内人士对剧场热升温相对的剧本荒、剧场人才缺乏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呼吁在国家层面能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编剧、导演、演员、制作人等演出人才能回流剧场。

  据悉,马拉松对话在未来两周内还将邀请更多的资深演艺人作为嘉宾,针对编剧行业、批评领域、剧场空间的发展以及票房等方面展开五场深度论坛。这次活动主办单位是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和北京歌华中演文化有限公司。徐菲/文

  论坛排期:

  会议时间:14:00-16:30

  会议地点: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

  12月10日 

  主题:北京需要怎样的剧场生态? 

  主持:新京报娱乐副主编金秋

  嘉宾: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国话先锋剧场经理傅维伯、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毛修炳、东宫影剧院运营总监王雷

  12月16日 

  主题:编剧,是职业还是专业?是创业还是作业?

  主持:名汇杂志副主编张寒

  嘉宾:著名作家编剧万方、青年导演苏蓬、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著名制作人孙恒海

  12月17日

  主题:独立的批评(上)——维护艺术尊严的勇气

  主持:新京报娱乐版编辑、戏剧人李蝴蝶

  嘉宾:专栏作家书评人潘采夫、文化评论人解玺章、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杨乾武、史密斯学院戏剧系讲师青年导演张南

  12月18日

  主题:新剧场,新先锋——探讨剧场空间新的发展可能

  主持:北青周刊文化主笔郭小寒

  嘉宾:著名青年导演邵泽辉、著名青年导演黄盈、著名青年导演赵淼、民谣歌手制作人崔文嵚、13月唱片总经理卢中强、东宫影剧院运营总监王雷、锋周刊主编乔颖、北青周刊主编余韶文、民谣歌手钟立风

  12月20日

  主题:独立的批评(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主持:876著名主持人朱红 罗兵

  嘉宾:宽度网创始人高伟、制作人袁鸿、剧评人李亦燃、剧评人高彦

  12月21日

  主题:从一厢情愿到两情相悦——怎样让观众买票?

  主持:周末画报文化主笔王硕

  嘉宾:大麦网项目总监卢建鹏、有戏网CEO徐宏强、青年导演资深宣传储智勇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