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沐海:我不想“较劲儿”(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08月21日10:27 北京青年报
陈佐湟卸任,汤沐海接手,至此,国家交响乐团的班子重新洗了一次牌。而此前,有关“国交”种种内部问题的报道,使得这支挂有金字招牌的乐团备显窘态。正因如此,汤沐海接手艺术总监一职,便平添了一点“临危受命”的意味。“国交”的前景会怎么样呢?
汤沐海正式上任“国交”艺术总监一职的头天晚上,记者在其下榻的华侨大酒店作了一次单独采访。既是意料之中同时也是一种“常情”,汤沐海的谈话竭力不涉及“国交”及前任的问题,只谈自己,谈以后。
记者:现在去“国交”,压力是不是很大?
汤沐海:交响乐的事业要发展,就得有人去干事。我感觉现在不能比来比去的,有时候期望越高,失望越多。现在有人讲什么“命运挑战”、“何去何从”之类的说法,搞得人很紧张,观众则不知所以然。大家都应该松弛一点,有些问题不必太顶真。
记者:究竟该怎么面对现实呢?比如媒体披露出来的管理上的问题、经费问题、“爱乐”崛起后的竞争、音乐人才资源的流向等等,这都是很实际的问题。
汤沐海:对于“国交”内部的问题没有太多地注意,因为很忙,耳朵里也刮进一点。文化部领导和我谈任命时,我还是很兴奋的,因为八十年代我曾是中央乐团的常任指挥,到现在还享受着一级演员的工资待遇,档案也还在中央乐团……现在就像回娘家一样。我相信只要是一个好的乐团,一般说来不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至于说到竞争和人才的流动,这是挡不住的,也是正常的。毕竟这是搞音乐,不是打仗,没有什么戏剧性,包括艺术总监更替,也是很正常的。当然,文化部领导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我会兢兢业业去做我的事情。首先是理顺关系,疏通脉络,同时吸纳一些新人。新人有新人的特点和优点,只要因势利导,人尽其才,整体的优势就会呈现出来。
记者:能评价一下“国交”四年改革以来艺术上所取得的效果吗?
汤沐海:音乐的演奏干净多了。
记者:据说“国交”有三分之一的乐手去了“爱乐”报名应聘,“国交”怎么维系?
汤沐海:乐队也像一支球队,讲的是群体的作用。物质的刺激固然很重要,但搞音乐最根本的还是要真的爱音乐。中国的音乐宝库不乏人才,也会有新人补充到“国交”来的。国外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包括音乐大师,他的演奏可能出现一两处错误,但总体有激情,有感染力,这就是成功。这比一支装备精良但表现平庸的乐队要更有生命力。艺术家要倾注真情,要有创造的欲望,这样才能赢得听众。
记者:“国交”实行的演出季制度是不是可行和有效的一种办法?
汤沐海:演出季当然很好,但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演出季也必须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计划性是它的长处,但约束和限制又是它的短处。所以演出季要适时地把握时机、地点、曲目以及相应的听众群。
记者:加上“爱乐”的脱胎,交响乐的演奏团体不算少了,怎样合理地占有和瓜分市场呢?
汤沐海:很同意几家乐团坐下来交流协商,各自找好自己的位置,又竞争又协作,培养各自相对独立的观众群体。国外现在也有现代、通俗、示范、古典等不同风格和趣向的分工,扬长避短,各得其所。
记者:希望“国交”不仅在国内,在亚洲乃至世界日后都能够“拔份儿”。
汤沐海:谢谢。(本报记者张景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