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用户注册| 网站地图
内容中心
  新浪首页>影音娱乐>古典情怀>扬子晚报>新闻报道 




“邂逅”小提琴家盛中华

http://ent.sina.com.cn 2000/04/24  扬子晚报

  与小提琴家盛中华女士的相识很富有戏剧性。

  大约三四年前的一天,我收到一封挪威来信,这是一封投稿信,署名海华。

  她在信中解释说她是看到我责编的一本书而决定向我投稿的,这样的事情对编辑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她说自 己在国内也是一个艺术界的名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她没有告诉我她真实的姓名。我把她当成一般的自然来稿的作者,告诉 她我们出书的原则是看书不看人。也许我的坦诚打动了她,不久她写来第二封信,告诉我,她叫盛中华,是著名小提琴家盛中 国的妹妹。盛中国自然是尽人皆知的,但对于盛中华,我只是约略听说过,并不十分了解,虽然知道她是一个小提琴家,我仍 然把我们出书的要求跟她说了,并没有因为她是名人而放弃我们的出书原则。我们就这样开始了通信。不久她给我陆续寄来一 些有关人生感悟的随笔,因为不太适合我们的要求,我谢绝了。通信时间一长,她把我当成了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开始讲述 她坎坷的人生经历,并说打算写一部自传体小说。想到她在异国他乡人到盛年还有志从事文学创作,十分感动,答应提供力所 能及的帮助。半年后,她真的寄来了一包厚厚的小说稿,是一笔一画用圆珠笔写在稿纸上的。我想她一个人旅居海外,放着大 把的钱不挣,却一心要写这么一本吃力不赚钱的书,其精神实在可嘉。但初稿太拘泥事实了,不太像一部小说。从原稿看,更 适合写成一部传记。于是建议她以自己的经历为素材写一部自传。她听从了我的建议,决定把小说改为自传。因为她没有写作 长篇自传的经验,我建议她按时间顺序来写,把一生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围绕一件件事情来写,这样较有把握。我们共同 讨论了自传的结构和章节,并先拟定了目录。这样她又写了一稿,我仍不满意,提了些修改意见,后来她一连写了三稿,先后 花了近两年时间,全部书稿都是用圆珠笔写成的。她这样做一方面想圆自己一个文学梦,另一方面更是抱着“前车之覆,后车 之鉴”的想法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人生经验。三四年的时间我们先后通了上百封信,交流看法,最后出书前,我将她写的六 百多页原稿几乎删去了三分之一,并做了必要的技术加工与处理,开始她为自传取名《搏击》、《我的音乐梦》等几个名字, 我觉得这些名字都不能概括她这部作品,最后经过反复思考我将书名改为《我承认,我历尽沧桑》,这个舶来的名字立刻得到 了她的首肯,也是对她一生经历的最好概括。从艺术上讲,这部自传自有它的不完美之处,但作者的坦诚大胆以及直面人生的 勇气是鲜有人能与之相比的,光是她这种解剖自己的勇气就令人肃然起敬。

  盛中华女士是一个认真生活的人,也是一个认真的作者。当书稿三校即将付梓时,与她相处的十多年的恋人突然 丢下她悄悄地与另一个女人结婚,十年厮守顿成空。她怀着悲伤的心情向我讲述了她的不幸的遭遇,为了这部传记的真实与完 整,我建议她删去最后一节“美丽的爱情”,重新补写了“曲终人散”和“东山再起”,这部传记可以说是她人生的实录。

  令人欣慰的是,当这部自传出版时,她兴奋地告诉我,她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我仿佛又看到了自传中当年 那个敢作敢为、勇敢自信的女性盛中华。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在这部自传中,二者达到了很好的统一。

  图解历史吴锡平

  出版界的策划操作从来就像大街上的服饰时尚,“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以怀旧为主要诉求点的出版 物如今已是明日黄花,日渐凋零,但其大量使用图片并以图片为出发点来复述历史的创意却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接受并继承 下来。从我新近购买的书目中,随手就可以拣出两本:《孩提时代》和《中国通史图说》。

  《孩提时代》借两位西方传教士的照相机镜头和视角,用90余幅照片为我们记录了一百年前中国儿童嬉戏、生 活的情景,提供了一个中国百年苦难历史中难得一见的快乐文本。读起来让人觉得饶有趣味。而《中国通史图说》则用600 0多张图片的巨大篇幅来讲述从原始社会到1911年的中国历史,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历史长卷。这里面既有赤壁鏖兵、城下 之盟的戈矛纷争,亦有花间宴集、魏晋清谈的风流蕴藉;有宫闱秘斗、官场竞逐,亦有市井生活、世风民情,一幕幕展现在读 者面前。和纯文字书籍不同,大量的图片能带领读者走进时光隧道,顺着历史河流回溯到“逝者如斯夫”的场面中去。让人从 历史的细节处生发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历史是由时针和分针永不停息地剪成的,哪怕是即逝的,也只能在记忆中寻找。而回忆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又如 秋水般无迹可寻,只有照片能将历史物化、传承,让一代代的人有一个回忆的起点。历史图片的意义就如同一只锚,抛在川流 的现代时光里,拽住我们迫不及待前行的脚步。对于历史、文字是有所不能的,再精彩的文字仍无法完整地复述历史。图片在 这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直观、真实、生动———这些正是历史本身应具备的特质。历史的记忆在岁月之中传递。话语 的接力在时光中会磨损或变形,而照片却不会,许多年以后,拂去上面的灰尘,重新面对时,昔日已然重来。

  历史是生动的,可触可感的,对历史的写作并不是要把它肢解成一堆知识的拼盘,而应该尽可能地使它色香味俱 全。历史类图书中图片数量的增多,固然有迎合时下读者快餐式阅读习惯的因素,但我愿意从这样两个意义上去理解它:一是 对历史写作表现方式的崭新尝试;一是对拓宽历史读物出版思路的善意提醒。一套身份模糊的书刘禹

  最近逛书店碰见一件挺有趣的事,几个店员围绕着一捆新打包的书发生了争议,甲说“这套书上架放哪儿呀?” 乙说:“这不是哲学书吗,放哲学部呗。”丙:“这哪是哲学呀,这不是外语吗?”丁说:“这怎么是外语呢,这不是画吗?

  ”后来,说是外语书的那位有些妥协了,但其余人仍意犹未尽。最后大家折衷后把那套书放入了外国文学部。

  那么,引起店员们争议的这套书到底是本什么书呢,为什么那几个店员给出的归类差别如此大,他们各自的根据 是什么?其实,他们争议的这套书是王玉北博士和韦尔乔医生合著,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作《信仰》、《觉醒》、《解 放》。此前,作者与出版社已合作出版了《萌芽》、《探索》、《结晶》三本同类作品。可能在初创阶段他们就意识到了这个 品种的“不伦不类”,便别出心裁地为其贴上了个繁琐的名字:西方哲理漫画。

  如果从单纯欣赏的角度看,这套书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这里我要解释那几个店员何以把它归入外语、哲学、画 这几个不相关的种类。这是一则盲人摸象的故事,说像柱子、像墙,像扇子的都各有其依据。说是外语书的看见了韦尔乔漫画 中的那些假文字:画面上那些既像英文、拉丁文,又像蒙文、阿拉伯文的笔画。

  我曾听有人问韦尔乔,那是哪国文字?他戏称之为“韦文”;再问文字有何意思时,他说:没意思,它们只起构 图作用。但我们可把这个理解为这个文人情结甚重的作者对传统中国画的一种特殊怀念与善意的戏仿。至于谈它是哲学、漫画 的理由则是一目了然的,至少初看之下是这样的。而我认为这几个店员的最终选择是一个聪明之举,虽然这套书围绕的中心仅 是古代西方思想家的言行,但是作为文学看也是合理的,因为两位作者在这本书里着意的已不仅仅是思想的传播和知识的介绍 ,而是这套书作为一个“有意味的形式”这个方面了。每一页在伟大思想家的言行下,文字作者王玉北或加上了一段自己的感 想,或拼贴上一句中国谚语,或直白,或委婉,让你时而沉思,时而品味,时而又发出会心的微笑。文字则一概经济,简省, 点到即止,更增加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和独立价值。

  这部书给我印象颇深的一点是两位作者思想的开阔、坦然。他们的创作是以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为资源的,无古今 之分、中西之界、雅俗之别,积极地为我所用的现实态度,毫无门户之见的心理状态,无疑使他们的创作达到某种自由且令人 愉悦的高度。虽然从韦尔乔的画中仍然表现出某种相对保守的审美标准,坚持线条的韵律和韵味,但这不一定非得是他的标准 ,所以我仍可以看见他不时地触犯他设和自设的限制,使画面保持着生动的活力。我个人认为,这确实是一套充足地表现简朴 之美的好书。(汪修荣)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新浪首页>影音娱乐>古典情怀>扬子晚报>新闻报报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