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即将与国内观众见面的《地心引力》,在西方已经收获了媒体和观众排山倒海的褒奖,最优雅、最壮观、最触动灵魂等词不绝于耳,上一部享此众口一词盛赞的太空电影还是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 《地心》被推上神坛,很大程度源于其科学细节之精益求精,足令人叹为观止。影片虽归属科幻,却写实到几乎没有幻想成分,小到指挥舱中一个按钮标注,大到空间站的构造和太空灾难景观,无不用物理学的尺子丈量过,两位主角的表演也经过专业调教,精准到宇航员都要竖起大拇指。 正如所有的伟大都来自于幼稚一样,《地心引力》的成功是站在了无数特效大师的肩上才造就而成。一个世纪,甚至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特效,在现在看来都让人无法直视,各种槽点闪瞎影迷的钛金狗眼。用圆珠笔做特效,用模型人偶冒充宇航员,用钢丝模拟失重,各种偏门技术不断发展,才成就了当今逼真摄人的电影奇观。 |
太空特效1.0 蛮荒坑爹期:
铁皮铆钉做飞船 圆珠笔搞定失重场景
回想1902年,乔治-梅里爱拍摄《月球旅行记》时,肯定想象不到太空片能发展到如今的非凡境界,同样的,以现在的眼光审视这部开山之作,自然有无穷古拙滑稽的趣味扑面而来。登月飞船是一颗铁皮和铆钉制成的巨型炮弹,月球是个蠕动着的大人脸,生态环境荒诞绝伦……所谓的科幻经典,放在今天连当童话都不够格。影片准确的反映了当时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一片空白,梅里爱信手拈来的意象,拼凑一出奇幻梦境般的月球历险,竟能博得八方喝彩。
月球如此凶险,令世人胆寒,不敢再犯,20多年后,才有德国电影大师弗里茨-朗以《月里嫦娥》梅开二度。该片中火箭发射台初具规模,庞大布景和发射流程做的一丝不苟,表明当时对宇航的认知有了提高,但一切毕竟建立在假设上,如今观众稍一较真,仍是天雷滚滚。比如火箭升空时,宇航员们双眼圆睁,龇牙咧嘴,痛苦万状,直至昏迷,不像是处于压力骤变,倒像集体羊癫疯发作,航行途中的失重,用几颗动画水珠一笔带过,哄三岁小孩呢。火箭的飞行外景索性用动画贴图一带而过。最无语的是着陆场面,跟哑炮弹坠地似的,再牛逼的避震系统也抗不住这等冲击,勇士们早该血肉模糊、登月未捷身先死了。此外,在月球上不用戴头盔,重力没有变化等描述,连小学生都要大叫儿戏吧。
太空特效2.0 艰难开拓期:
模型人偶冒充宇航员 似保暖内衣植入
在发端后近半个世纪,科幻片才在50年代跻身好莱坞主流电影类型之一。彼时恰值空间时代来临,太空科幻片也经历了一次井喷,银幕上蜂拥着宇航员、征空飞船,天外来客和不明飞行物。巧的是,这一波大部队的开路先锋,仍是一部征月题材的《登陆月球》。比起前两部黑白默片,这部彩色有声片有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海因莱担任顾问,表现科学细节有了长足的进步。可光是理念先进还不够,少了电影特效的支撑,落实起来仍是搞笑频出。表现失重,就用障眼法把人举起来晃动几下,要不就用镜头半个身体,看演员身体浮夸的摆动着,要是刘谦春晚表演就这水平,早被人轰下台了。表现舱外行走时,一到大全景,就用模型人偶冒充宇航员,好几个漂浮画面干脆用动画蒙混过关,敢不敢再假一点。登陆后,那几套航天服又叫人吐一口血,头盔是挖了洞刷了漆的鱼缸,那衣服是某保暖内衣的植入广告吗?重力变化也欠奉,应该让袁八爷穿越回去拍两段轻功。不过有趣的是,月球远景是画上繁星和岩石的图片,“不会闪烁”的星星歪打正着对应了科学事实。
到了1951年的《当世界毁灭》,电影人的目光已经超越地月系,投向了更广阔的空间,地球毁灭,幸存者乘坐飞船逃亡宇宙,起飞的滑轨跑道那是玩具版的过山车吗。飞船颠簸航行中,乘客凌乱的摇晃身体,仿佛做大型团体操,我们几乎能幻视张艺谋在前面喊着口令,“摇起来”,“表情痛苦一点”,“这里再剧烈一点”。随着众人有节奏的摇摆,内置“打火机”的飞船喷着萌萌的小火焰,被细细的钢丝操纵着改变方向,一头栽向新大陆,着陆滑行途中还在轻盈的弹跳着,仿佛放歌唱:我是个快乐的小模型!
地球同胞闹腾够了,轮到天外来客大显神通,1955年的《飞碟征空》表明,地外文明也不比咱们先进多少。那飞碟横向掠过银幕时,很明显在一幅繁星点点的静止画前运动,好不容易有了“星辰变换”的纵向飞行,仔细一瞧,好家伙,居然是动画片。激光攻击陨石,一爆炸就有残屑纷纷往下掉,分明在不打自招,这可是重力环境下拍的哦,更恐怖的是,一模一样的爆炸还出现了两次!导演你这是嫌破绽不够明显吗?飞碟降落一幕,整个背景都是颜料涂出,无景深无立体感,主角行走在外星基地,宏大内景、遥远天际,处处都是画作,这剧组是有多穷啊,连个手艺过关的画家都请不起吗。间或有陨石坠落在地表,绽放出的火光像国庆节的烟花。还有外星生物亮相,身穿胶皮,跟只笨拙的人形苍蝇似的,没被吓死先笑死了。
太空特效3.0 光怪陆离期:
陨石造型粗糙失真 《星球大战》树立标准
进入60年代,银幕太空种种啼笑皆非依然不见收敛,继续狂戳我们的笑点。著名的大制作《鲁滨逊太空历险》开头,有一个飞船逃生舱迫降火星的段落,远景是叠印加动画效果,金光灿灿闪瞎狗眼,近景坠落时换成了模型,活脱脱是个铁皮罐子,再下一个镜头才接上可供主角爬出的等比例模型,“连升三级”,把观众都当瞎子了吗。外星朋友的科技也是原地踏步,只见飞碟呼啸来袭,全是动画产物,和真人真景之区分堪称“泾渭分明”,机动性超强,瞬间来去,即视感堪比电子游戏,还一而再再而三,就是要搞到你下巴笑脱为止。
不过论搞笑功力,还是人类技高一筹,老版的《迷失太空》与《鲁滨逊》同年推出,中间一段碟形飞船遭遇大群陨石,乒乒乓乓一通弹跳后安然无恙,再配上锤子砸墙似的音效,太空遇险的紧张气氛,全让这无厘头给毁了。有一颗大陨石还跟飞船“难舍难弃”,紧贴不肯放,牛顿爷爷看到这一幕肯定要哭了。
1977是太空科幻片的转折年,《星球大战》横空出世,不但树起一座特效里程碑,也开启了争拍星际片的风潮。跟风者里,不乏野心勃勃要对《星战》做出修正的,比如1978年的《星际撞车》,估计嫌《星战》里“黑幕+白点”的太空背景太单调,特意将星空做的五彩斑斓,光怪陆离,群星争奇斗艳,还搞出一些酷似弯月的半明行星,十足是暴发户式况味,喧宾夺主不算,把模型飞船往前面一放,穿帮更大,搞成一个惨不忍睹的恶性循环。
又如经典翻拍的《巴克-罗杰斯》,太空火并比《星战》更爱炫耀,但战机每划一道弧线,都会神经质的轻微抖动,模型操作者你是有帕金森综合症吗?飞船爆炸火焰全是叠影,真空环境里声响震天,当时或许无伤大雅,如今大家都看过《星际迷航》,这疏漏就是可忍孰不可忍。最秀下限的是开头的飞船返航,典型的为大格局不顾小细节,其分层效果生生提醒你:这里开了背投,那里用了接景,还有这个是假一罚三的模型飞机哦亲,就差没把吊线露出来了。
这一波跟风潮一直涌入80年代,拙劣的特技效果也如影随形,1980年的《土星三号》当属此间的“翘楚”。开头飞船穿梭行星上空的主观镜头,前后景脱离严重也就罢了,镜头还时不时抽风一样上下晃动,实在搞不懂导演为什么自曝其短。随后宇航员行走行星表面,尽管姿态煞有其事,再眼拙的观众也能一眼看出,压根就是摄影棚里搭景。难怪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要对该片狠狠嘲讽。
太空特效4.0 全面进步期:
电脑特效批量运用 宇宙之美近在咫尺
然而,尽管雷作依旧不断,80年代也标志着太空片走向“正规化”、“专业化”的重要阶段,科幻题材的全面兴盛,刺激了特效领域人才的扩充,促进了模型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大幅度运用,加上人类对太空的认知不断加深,航天科学知识的日益普及,作品的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除了粗制滥造的B级片之外,主流科幻片的荒唐闪失越见稀少,许多一线制作在今天看来除了有些老土,已几乎没有破绽可挑,比如《异形2》飞船坠毁在行星上壮观一幕,模型技术使用的炉火纯青,完美无瑕,远超第一集成就。进入90年代,电脑特效得到大规模运用,银幕太空奇观愈趋逼真,《星河战队》、《独立日》、《第五元素》这样的鸿篇巨制,传统特效配以电脑修饰,实景和模型水乳交融,烟火与CG交相辉映,飞船呼啸,人虫大战,星球毁灭,外星生物亮相等各色奇观,且都动静自如流畅逼真。特效进化到这个阶段,即便是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匠气之作,也足以令普通观众真伪难辨。
再到《地心引力》,影片主创将IMAX纪录片《哈勃望远镜》的研究成果注入了这部作品,超长零重力镜头全由电脑动画生成,宇航员在空间站内的复杂运动,则用一具电脑操纵的巨型机器支架牵引,因此一切都必须事先规划、演算、排练到分毫不差。由于进出设备需要很长时间,桑德拉-布洛克索性每天呆在里面超过10小时,艰辛可想而知。当然,所有这一切努力都得到了丰沛的回报,在IMAX银幕的高分辨率令飞船、太空站和国际空间站的细节纤毫毕现,也精准的捕捉到演员每一个微妙的表情,前无古人的重塑了奇诡壮美、险象环生的真空世界。对失重环境营造之细致入微,令观众坐在影院恍如漂浮于真空地带,身临其境不再是夸张之词。无所不能的电影科技和诚恳负责的制作态度,让这部外太空题材的冒险片,翻滚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结语:
这不是吐槽 我们知道你们有多努力
这个年代的影迷都是被天衣无缝的特效宠坏的孩子,乍一看技术粗糙的老片,难免生出不屑。但不能否认,正是有巨人的肩膀支撑,我们才有机会在影院叹服于《地心引力》撼人心魄之美。在那些银幕科幻草创和艰难爬行的年代,特效先驱们鼓足挑战不可能的勇气,挥洒剑走偏锋的想象力,用种种土法特效将腐朽化作了神奇,虽然这些神奇在今天看来槽点满溢,一样令人肃然起敬。这些开拓者与他们的作品一道,推动着电影科技的不断突破,甚至改变了现实的轨迹,比如《月里嫦娥》首开倒计时发射火箭的惯例,也影响了诸如冯?布劳恩等许多后世科学家。何况当时的观众能忽略槽点,看得不亦乐乎呢,谁敢保证如今的视听巨制,过上半个世纪不成为吐槽的对象呢。毕竟像《2001:太空漫游》和《地心引力》那样,充满藐视时间的恒久魅力的科幻杰作,只是寥若星辰的极少数。
创刊号
娱乐圈越来越乱,老百姓该怎么看?尽管总是有人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不要过度解读哦。”但其实越是这样,被激发的好奇心就越是蠢蠢欲动。与其遮遮掩掩,不如一挖到底。从本期开始,新浪娱乐为您奉上全新栏目《过度解读》,深度挖掘娱乐圈内外的新鲜事、好玩事。用我们的解读,让你换个角度看娱乐。>>>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