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像玩游戏一样存档读档的话,《火星救援》男主角马克-沃特尼会想出一万种方式避开现在这个该死的局面,比如从一开始就不要做宇航员,不要参加这次有去无回的太空任务,不要登陆这个寸草不生的遥远星球,风暴来临的时刻不要远离队友的视线,天线飞来时不要恰好站在那个会被砸中的位置……可是一切希望都在队友们发动飞船离开火星的那一刻破灭了。

受伤的马克睁开眼睛,逐渐恢复了意识,他开始认清眼下的状况,短时间内迅速得出一个结论:他死定了,毫无疑问。可生命没法假设和重来,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生机,不挣扎一下就挂掉也会不甘心。那么好,就让我们跟随马克一起,来玩一次没有NG机会的“火星生存游戏”。

这个游戏有着大大小小的关卡,随时都有可能被要了小命。首先要把自己从半死不活的危险中解救出来,然后清点剩余生存物资,发现物资有限的情况下自己动手,解决“土豆哪里去挖”这一最大温饱问题;同时动用智慧跟“母星”地球取得联系,以F字头横飞的星际聊天和品位低劣的迪斯科音乐作为精神支撑。有一点对马克有利的是,自古以来逗比都是不会轻易狗带的人物,《星际穿越》里那些苦逼角色可以拿来做反例。

智慧改变人生!看完《火星救援》,你会觉得懂科学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儿。真的被抛弃到离地球十万八千里之外的荒芜星球上的话,理工生的一切知识储备都可能会派上用场,储备越多就意味着越大的成功几率。接下来,我们就跟马克一起玩玩这次的火星生存大闯关吧。

游戏载入中……你被放进了这样一个情境

火星救援

  因为一场突出起来的巨大风暴,所有(猪)队友都急急忙忙离开了火星,只留下已经侦查不到生命迹象的马克?沃特尼。好吧,现在看看四周,情况是怎样的呢?

  马克正面朝下,几乎完全被沙子掩盖。天线猛力飞来,刺穿了他的太空衣和侧身,然后被骨盆挡了下来。所以太空衣上只有一个洞(当然身上也有一个洞)。他被往后吹了很长一段距离,然后从一个陡峭的小丘上滚下去,最后面朝下落地,把天线凹了个大斜角,太空衣上的洞因此被扭紧,很简陋地把太空衣的破洞封住了。从他伤口流出的大量鲜血往下流到太空衣破洞的地方,血液一接触到破洞,水分马上就因为气流和低压蒸发了,留下一团黏黏的残留物质。最后这些黏稠物就把洞口封住了,让失压状态降低到太空衣可以承受的程度。

  这些不幸又幸运的连锁反应是造成马克现在死里逃生局面的原因。盘点一下现在的主要危险情况:太空衣破损,身体受伤流血,生命垂危;接驳艇消失不见,与队友失去联系,一个人被遗留在火星;生存物资有限,缺乏持续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水;通讯设备毁坏,无法向地球求救,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距离下一次人类踏上火星还有遥不可及的四年时间。

  但是事态也并非令人彻底绝望,至少还有一口气活了下来,更何况马克-沃特尼可不是个一般家伙,清醒冷静的头脑、宇航员和植物学家的知识储备及动手能力、乐观坚强的性格会让不可能变为可能。万幸的是居住舱还没被吹跑,可以作为应急生活空间,制氧机和净水器暂且可以一用。自己活下去和发出SOS信号这量件大事同等重要,必须交错进行。

好吧,来看看火星上的基本生存环境怎么样

火星救援2

  这个该死的火星环境如何呢?它的表面基本都是沙漠,沙丘和砾石遍布,且直到《火星救援》在北美公映的四天前,科学家都没发现液态水体的迹象(所以在这个故事版本里马克就得冒着生命危险DIY水源,而不能直接‘找到’水……马克你是不是很想咆哮!!)。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占95%,其余还有氮气和极少量的氧气、水汽等,必须靠储备氧气才能呼吸。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沙尘(想象下比国内严重一百倍的沙尘暴和雾霾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尘暴。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离地球的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在2003年的8月27日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仅为约5576万公里,是6万年来最近的一次,可即便这样到地球单程也得飞上几年时间。火星的公转周期为687地球日,1.88地球年,平均火星日为24小时39分35.244秒,或1.027491251地球日。所以马克在火星上应该还能继续保持健康的地球人作息……但是日夜温差极大,须克服保暖难题。

  如果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话,火星的地表被赤铁矿覆盖,所以看起来满眼都是红彤彤的。土壤成分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约占一半比例,其次是硅、铁、铝、钙、钾、磷、硫、氯……还是蛮丰富的啊。不过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是大量的氮,只有氮充足,植物才能合成较多蛋白质,促进细胞分裂和增长,令叶面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另外,植物生长还需要一定细菌,好在这两样东西后来马克都用自己的身体产物轻松解决了(尽管这段注定不会是他的美好回忆了呢)。

剧情线一:必须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活下去!

火星救援3

  第一关:修好太空衣,你得靠它防辐射和喘气,还得自己给自己做手术

  太空衣上有一个简易的抛弃式滤网,它会化学分解二氧化碳。可是因为马克昏迷的时间太长,滤网已经不能使用,二氧化碳太浓会让人窒息。太空衣发现了这个问题,自动转入工程师称之为“放血”的紧急模式,将气体排出到太空中,然后用氮气补足衣服内部压力。氮气很快就不够用了。剩下的只能靠氧气筒了,于是又拼命灌氧气。因此可怜的马克在太空衣破损之后,差点要了他小命的原因不是因为缺氧,而是因为氧气太多,“醉氧”了,好讽刺好心酸呐。

  此关攻略来了:在你的面罩一侧有一个防漏工具,该工具其实就是一个漏斗,上面有个活阀,宽的那头涂有黏性超强的树脂。打开活阀盖在裂缝上,气体就可以从活阀排出,最后再把活阀关上,裂缝就被封上了。不过电影里太空衣被炸裂的一次,马克的解决方式更加简单粗暴,直接拿胶条粘……呃,忽然想起《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是怎么回事?音效都自动脑补上了呵呵呵。

  电影里为了突显马克的硬汉属性,还新加入一段自己给自己做手术的戏份,皮开肉绽不忍直视。好在火星上细菌无法生存,连消毒药水都省了,就是得忍着剧烈的疼痛,看呆萌疼到抽筋的表情好心疼有木有。

火星救援4

  第二关:不好意思,你的火星菜单上只有土豆,前提是会自制土壤和水

  谁说大学专业知识没用?马克-沃特尼若不是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植物学系,很可能在火星上屁都种不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弹尽粮绝一点点饿死。愁眉不展地数了数居住舱里剩余的土豆个数之后,马克决定做地球之外全宇宙的第一个农民,种豆得豆嘛,让土豆们子子孙孙繁衍下去。

  令马克痛苦的事实是,好吃的土豆得用恶心的粪便才能种出来。他戴上口罩(然并卵),像搅水泥一样在一个大容器里搅拌队友们被脱水干燥处理后的排泄物,以及自己的“新鲜”粑粑,这些东西既包含丰富的蛋白质,又有了活菌繁殖。它用这些搅好的、含有细菌的粪便去“感染”火星土壤,通过不断与无生命土壤的混合获得一小片可以种植的田亩。原著里的这一过程比电影里的难熬多了,要整体不断翻土开垦,臭味熏天且无法通风,才不是马特-达蒙一小勺一小勺那么小清新就能种出来的呢。

  除了土壤和阳光,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水,让马克像他高中玩《神龙传奇》时那样大喊“水速来”咒语可是没用的哦。在电影里,他自己研制出了用联氨罐的化学反应来源源不断制造水的方法,使得他至少在用水方面可以高枕无忧了——当然,任何科研成果都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之上,马克就不小心引起过一次大爆炸,男神差点把自己炸破相。

剧情线二:想尽办法呼唤地球同胞来救你!

火星救援5

  第三关:建立起星际通讯方式,告诉地球同胞和队友们你还活着

  土豆不能吃一辈子,努力存活是为了等人来把你救回去。所以我们的马克除了每日辛勤耕作外还得抽空研究建立通讯方式,菜农和码农的本事都得会,真心不容易啊。

  好在马克被遗留在火星上不久,地球上的航天专家们就从火星监测照片上发现了他的存活迹象,只是马克还不知道。整整三个月时间里,马克都保持着“史上最孤独人类”状态,无法跟“母星”地球取得联系。没有外部支援,生存几率渺茫。

  马克顽强地找到了上世纪人类发送到的火星的第一辆老式探测车——探路者号,用着陆器的成像仪对着写好的字条,试图将他还活着的讯息发送回地球。地球上的同伴会意,成功接收到了他的第一条讯息,并通过高增益天线和悬吊镜头确认给马克,马克终于跟同胞对上话,他激动哭了。唯一的问题就是每半小时一题是非题,速度太慢了,换成ASCII码以后快了一点,但沟通仍旧很费劲。最后在双方的努力下,马克在探测车的电脑上启动“十六进制程式编辑器”,用太空总署发来的数列改写档案,更新了拓荒者号的作业系统,这个自制的“火星QQ”终于能用了!

  再后来,马克也跟仍在回地球途中的小伙伴们重新联系上了。为了弥补留下马克的过失,队友们大气决定掉头回去,接上马克一起回家,“一个都不能少”!

火星救援5

  第四关:完成一次五十天之久的自驾行,改装飞船离开火星汇合队友

  尽管居住舱会给人短暂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但总有一天要头也不回地离开,前往能带他离开火星的飞船所在地。马克每天开着探测车四处活动,不断制定和完善在火星上长途跋涉的计划。在这期间,他的马铃薯大棚不幸炸毁,美国发射的三无产品补给船也不幸炸毁,马克没有迟疑的时间,也再没有回头路了。

  探测车每移动一公里会用掉两百瓦特小时电力,所以把一万八千瓦特小时全都用掉的话可以换来九十公里的路程。马克在清晨或黄昏赶路,把白天的时间用来充电。他必须带上二十八平方公尺的太阳能面板,也就是十四块板子。每天开完预定的路程后,就要把它们搬下车顶一字排开,然后无聊到死地等上一整天。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让他有足够的机会在脑中设想和演练离开火星的方法。

  在耗费的电力中,取暖要用到一半,这个比例让马克不能忍受。他想起了钸238——一种极不稳定的同位素,它的辐射性极强,光是放在那里就会自己热到发红,辐射能蒸熟鸡蛋。他冒险一搏,找到队长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的掩埋地点,把它取了出来,安置在车里用来取暖,情况大为好转。

  马克的最终旅程横跨三千两百公里,要进行整整五十天之久。他将设备和必要维生物质安装到探测车上,然后沉心静气地开始执行漫长的旅行计划。中国提供了决定性的救援硬件,美国专家则大胆提出了“盖着一块帆布飞出火星”的疯狂设想,“带马克回家”终于从最初只有万分之一可能性的愿望,变为全人类都在翘首期盼、指日可待的好消息!

隐藏关:一切行动都要有强大精神支撑——乐观坚强,百折不挠,信任同伴

火星救援

  在出发前的精神状态测试中,可以看到马克是此次队伍里最受欢迎的一位成员。他乐观积极,博闻强识,最关键的是,他是一枚逗比。独自一人在一个荒芜星球上过日子,不至于被自己吓死或者无聊死。

  因此除了种土豆和自驾行之外,马克漂亮完成的另一件事儿是内在精神建设。他每天记录太空日志,自己跟自己絮絮叨叨扯闲篇儿,有通讯方式以后以聊天中爆粗口甚至调侃总统为乐;休息时看看上世纪70年代的烂俗电视剧,听听队长带来的节奏很摇摆的Disco,把自己活成了快乐的小二逼。他不怕失败愈挫愈勇,纵使数次差点被自己炸死,也依旧坚持将科学实验进行到底。除此之外,他还百分百信任同胞和队友,积极主动沟通救援方案,最终里应外合大获成功。

火星救援

  在这里,我们不妨拿马特-达蒙饰演的另一位宇航员来举个反例——在诺兰的《星际穿越》里,达蒙饰演的曼恩博士同样是一个孤零零生活在外星球、可怜巴巴等待被解救的太空人。但不同的是,曼恩博士一没马克的乐观精神,二没马克的生存斗志,三还心术不正图谋不轨,暗自计划通过坑骗同行及全人类的方式回到地球,为此不惜谋杀库珀。他原本是最杰出的宇航员,带着为人类寻找新家园的重大任务而来,却在发现新星球不适宜居住之后被求生渴望扭曲了心灵,伪造假数据发回地球,骗得后来人前来勘探,企图借机逃跑,最终坑了自己也坑了所有人,成了历史的罪人。

  所以,要想打通关底回到地球,最难过的反倒是自己这道关哇。

本期主创

撰稿:
何小沁
九分做人,一分作文;
编辑:
梵一
我就像没有舵的船,迷茫,失落而孤独。
陈弋弋
监制、主编:
陈弋弋
不要再叫我哥哥、代代、丫丫以及大哥了。
副主编:
钱德勒
在北京。

往期回顾

过度解读

  侯孝贤导演对中国史观有其独特的情怀与见解,那是一个极端个人的内在投射,经由对艺术的信仰,反映在侯氏独有的影像美学上。>>>点击阅读

过度解读

  《侏罗纪世界》简直是为粉丝们预备的眼力游戏,里面的致敬彩蛋你找出了多少?小浪带你来打通关!>>>点击阅读

过度解读

  当《霍比特人3》最后一支歌:《the last goodbye》响起的时候,首场观影的粉丝们简直热泪盈眶。>>>点击阅读

过度解读

  邀请保罗-沃克的两个弟弟科迪-沃克和迦勒-沃克担任替身,完成保罗未能拍完的部分,正脸则用CGI技术复制保罗的脸。>>>点击阅读

过度解读

  本文作为万千解读中的一篇,试图通过电影中最重要的一首诗,狄兰-托马斯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依托电影本身的细节,探讨剧情的疑点。>>>点击阅读

过度解读

  >>>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