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很多人对太空片如数家珍,很少人关注它们的幕后功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这个神奇机构对电影的参与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从《2001:太空漫游》的巨型太空舱,到《巴里林登》里的烛光照明,到《阿波罗13号》的生死通讯,再到《世界末日》里的天价宇航服……它就像是好莱坞的贴身“Q博士”,总能拿出高精尖的新玩意儿,很多剧组甚至就驻扎在火箭发射台旁。可以这么说,好莱坞之所以能拍硬科幻,少不了的是NASA这个“硬实力”。

近期有两部太空题材巨制《地心引力》和《安德的游戏》上映,它们都得到了NASA的场地、设备、技术支持。其实,NASA担任好莱坞科幻军师由来已久了。所谓科幻,不过是站在现有科技的肩膀上幻想未来。

酝酿期:NASA的搞笑诞生记

现实中的NASA

  向往太空是电影打娘胎里带出来的情结——早在1902年,“电影魔术师”乔治-梅里爱就用一部《月球旅行记》寄托了人类对太空的畅想。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时间里,这场穷极宇宙的电影幻梦从未醒来。1929年,首届奥斯卡奖将最佳影片奖授予《翼》,这是默片时代里的空战巨制,让老百姓们眼界大开。电影制片人们仰起了脖子,开始在浩瀚星空里找故事:《地球停转之日》(1951)、《禁忌星球》(1956)、电视剧《迷失太空》……一系列以太空为题材的电影破土而出。

  而本文的另一位主角NASA,则像个小孩子赌气的产物。二战结束后,美苏玩起了争霸游戏,苏联人在1957年10月把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一个月后又发了一颗,里面还坐着一只小狗。美国人吓了一跳,心想怎么能让一只狗在脑袋顶上随心所欲地飞呢,下次换成原子弹可怎么办?于是又过了仅仅一个月,美国人的卫星便仓促登天,结果在万众瞩目之下炸了个粉碎。苏联老大哥得意洋洋地朝美国喊话,说我们愿意向落后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哟。艾森豪维尔总统气得暴跳如雷,不到一年后就签署了《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法案》,NASA宣告成立。

  此后,美苏两国玩命似的比赛往天上扔卫星,至今还有2000多颗在运行,不少都沦为太空垃圾。无论怎样,现实生活中及电影世界里的人类太空时代就在这场闹剧中拉开了帷幕!

太空电影早期

初识期:《2001太空漫游》:库布里克、NASA双剑合璧

  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横空出世;1969年,阿波罗11号代表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历史的巨手将这两件事情捏到了一起,于是NASA自然而然地向好莱坞敞开了怀抱。

  人人都知道库布里克是个疯子,为了给电影里的宇航员们搞出点离心力,他亲自设计了一个太空舱模型。他觉得这玩意做出来不但得是个道具,真挂天上也该差不多能转。所以他请来了航空工程师,甩出75万美元巨资,终于造出了这个高12米、宽2米、重几十吨、转速5千米/小时的大家伙。原著小说作者看到后不禁感叹,航空工程师们简直可以以电影作为蓝本,设计未来的航天器了。

  反过来,NASA也赞助给库布里克一大笔费用,他们的想法是,电影上映以后,正好可以给大众科普一下登月是什么样子,所幸多花点钱,把特效弄得好一点。两位NASA专家Fred Ordway和Harry Lange担任了库布里克的拍摄顾问。另外,许多跟NASA常年合作的品牌,如IBM、波音、通用动力、通用电气、霍尼韦尔等,都经由NASA这个“媒婆”为电影无偿提供设备,也算是那时候的广告植入了。现在看来,当时电影里很多想象出来的道具,如纯平电视、卡式电话等,后来都真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库布里克从此与NASA结缘,后来拍《巴里林登》时,他偏执地想只用烛光作为光源。在现有技术无法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库布里克再次求助NASA,最终用他们用于拍摄月球暗面的“史上最快镜头”卡尔-蔡司Planar 50mm f/0.7攻克了这一难题。这是后话了。

NASA和好莱坞拥抱

暧昧期:《蓝烟火》预演真实版《阿波罗13号》

  《地心引力》讲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宇航员是怎样千辛万苦回到地球的,其实这故事一点也不新鲜。1970年阿波罗13号载着三名宇航员登月,在去的途中,地面控制中心突然收到讯息“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这句话在所有NASA人听来都如同晴天霹雳。三位宇航员在电力不足、缺水缺氧、寒冷黑暗等极端条件下,抓紧四天时间内的一分一秒,最终巧用登月舱安全降落在太平洋上。真实的历史事件比电影还要跌宕和精彩。

  1995年,《美丽心灵》导演朗-霍华德根据该事件拍摄成的《阿波罗13号》上映,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该片就是在NASA取景拍摄的,大量细节都来自当事人吉姆-洛维尔的回忆录,甚至宇航员与控制中心间的通讯都用的是当年的真实录音。

  不过要说传奇,那还得说到另一部影片——1969年的《蓝烟火》,讲的也是三名宇航员的太空自救经历,与真实的阿波罗13号事故有着惊人的巧合。《蓝烟火》是根据1964年的小说改编的,像个灾难预言。当年《蓝烟火》上映后,NASA指挥官Jim Lovell的妻子万分忐忑地观看了电影,没想到很快她的丈夫就亲自上演了片中九死一生的惊险情节。

  已故的NASA电力工程师Art Campos曾回忆,他在1970年4月才去电影院观看《蓝烟火》(那时票价便宜),回到家后与同事讨论了很长时间,想万一飞船真的遇到片中紧急情况该怎么处理。没想到睡到半夜,一个电话把他叫醒:阿波罗13号出事了,马上来NASA。在驱车前往的途中,他想起电影中主人公对应急电池的处理方式,受到关键性启发。阿波罗13号的宇航员之所以能成功返回地球,与及时有效的地面指导有很大关系。虽然不好直接这么说,但虚构的电影情节在这次真实营救中功不可没。

  七八十年代,一大波太空题材电影来袭,詹姆斯-邦德在1971年的《007之金刚钻》和1979年的《007之太空眼》里销毁卫星设备、乘飞船飞向太空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拍《第三类接触》(1977)和《ET外星人》(1982),更别提诞生了《星球大战》这样的无上经典了。

阿波罗

热恋期:《世界末日》与NASA的亲密接触

  由于《阿波罗13号》的成功,越来越多电影制片厂找上NASA的门来。进入九十年代,双方的合作已经十分频繁。跟很多部队差不多,NASA也能为相关影片提供拍摄场地和技术支持。

  1998年迈克尔-贝的《世界末日》跟NASA来了一次亲密接触。NASA破例允许《世界末日》的主演使用真实的宇航服(每件造价超过300万美元),他们也成为世界上除宇航员之外唯一有机会穿宇航服的人;著名的中性悬浮实验室(世界上最大泳池,长202英尺、宽40英尺,用来训练宇航员行走)也向演员们开放。剧组可以在发射台附近取景,但是不被允许私自进入飞船。有一次,本-阿弗莱克抑制不住好奇心,偷偷潜了进去,结果被工程师厉声赶了出来。更囧的是,今年NASA将《世界末日》正式列为挑错考题,据说最厉害的人能挑出168处与事实不符的错误。

  1998年咪咪-莱德的《天地大冲撞》、2000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太空牛仔》、2000年布莱恩-德-帕尔玛的《火星任务》以及史蒂文-索德伯格翻拍自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同名电影的《飞向太空》的情况都差不多,也得到了NASA提供的场地和技术支持。

  电视剧方面,《天使在人间》、《白宫风云》以及汤姆?汉克斯监制、导演、主演的《从地球到月球》等,都少不了NASA的鼎力相助。光是探索频道的纪录片,NASA每年参与的就不下100部。

  跟迈克尔-贝一样迷恋太空的还有汤姆-汉克斯。当年汉克斯在《阿波罗13号》中的演技不被认可,但是他反而对太空依依不舍起来了,把NASA的人脉带到后来他参与的多部电影中。2005年,汉克斯跟IMAX公司合作拍摄了一部3D电影《伟大的荒凉》,详细解读了人类登月的细节。有意思的是,美国人登月被很多人怀疑是造假,但这部电影却因效果太好而令人深信不疑。看来,今后NASA再登陆个什么星球,不妨考虑下带上个好莱坞剧组。

  现在,NASA会经常主动跟电影“秀恩爱”,比如发布仿制的电影海报来宣传他们的最新项目,或者派遣工作人员到剧组探班互动,比如深受geek喜爱的《生活大爆炸》,就曾多次接待来自NASA的访客。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里,NASA也希望给人留下紧随潮流、充满活力的印象。

NASA

结合期:《安德的游戏》紧挨着导弹拍

  近期上映的《地心引力》和《安德的游戏》又是以太空为背景的科幻大片,NASA同样提供了慷慨的支持。就拿《安德的游戏》来说,首先部分电影就是在新奥尔良的NASA米丘德装配厂拍摄的,孩子们和剧组工作人员都可以参观导弹设施,之前《特种部队:全面反击》也曾将那里作为临时制片厂及巨型布景地。《安德的游戏》的艺术指导看到很多NASA工作人员丢弃的物件后大感兴奋,向他们索要了来,于是你可以看到,安德宿舍里那些螺丝、铆钉、门把手,其实都是废弃的火箭零件。

  片中有数场“零重力战斗模拟室”的戏份,战斗学校的学员们要在其中进行一场类似“魁地奇”的团队射击比赛,以此来锻炼实战技巧。它的特别之处,也是对摄制技术要求最高之处,就是失重环境的展现。吊钢丝+绿幕抠像没什么问题,接下来就要看小演员们的表演了。前NASA宇航员Greg Chamitoff在片场手把手指导:向小演员们描述他在太空的每一种细微感受,给他们看很多工作照片,让他们的脑袋转动得慢一点,以便看起来真的像在空中悬浮。

安德的游戏

本期主创

陈弋弋
监制、主编:
陈弋弋
不要再叫我哥哥、代代、丫丫以及大哥了。
撰稿:
何小沁
九分做人,一分作文;
本期策划:
王玉年
在新浪写电影 。
编辑:
梵一
请不要浅尝辄止。

往期回顾

过度解读

  新浪娱乐特邀四位资深媒体人,通过他们与导演的大量采访、贴身相处以及深入了解,谈论华语电影圈冯小刚、周星驰、宁浩、朱延平四位喜剧导演的真实面孔。>>>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