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关于柴静,我们到底在争论什么?            【上期回顾】   

一个八卦周刊的封面,就轻易把柴静扯进了娱乐圈。当然,凭柴静目前的名气、新书发布会上的老男人嘉宾阵容、《看见》月销量过百万册的“奇迹”,她本来也不可能置身世外,早晚的事而已。

随着@不加V (木子美)揭柴静的情感经历,闾丘露薇谈电视新闻记者素养兼批柴静的新闻理念,使得“劈柴”与“护柴”的争论在微博上大肆上演。除了柴粉外,宁财神[微博]、周云蓬[微博]、董路[微博]、姚晨[微博]等名人大V也先后加入“战局”,人多本就口杂,再加上媒体用“暗讽”、“炮轰”等词似有煽风点火之嫌,八卦私生活和新闻业务讨论之间的界限也终于越来越模糊。

柴静,一直致力于让大众看见新闻背后的真相和体察新闻当事人的内心,但是这一次,她成了新闻的主体。也是这一次,她没有站出来说出新闻的真相和当事人的内心。不过,关于她的争论,已经渐渐从婚恋八卦演化成了对于新闻伦理、业务,对于我们所处的新闻环境的讨论。让这场“劈柴”与“爱柴”的微博战,终于从八卦之言,走向是非之辩。


  新浪娱乐打造特别专刊 《交锋》:“劈柴”与“爱柴” [网友留言] 

      监制:张晗 主编:陈弋弋/魏君子 本期策划:陆姝/子时 撰文:陆姝 制作:子时

劈柴派
劈柴派

以不加V、闾丘露薇、董路为首,“劈柴”二字就是由不加V亲自定义。不加V对柴静的批判主要集中在私生活道德方面;闾丘露薇借柴静谈电视记者和主持人之间的界限,批评其新闻理念不够严肃;董路认为柴静的公众形象是包括央视、公知老男人、柴静本人的表演性采访共同包装的结果,有其虚伪性。

爱柴派
爱柴派

以周云蓬、张志安、姚晨为首。爱柴派认为,私生活道德无关职业素养;单就职业素养而言,相比大多数记者和主持人而言,柴静已经足够勤奋和足够专业,柴静的局限性是由体制造成的,专业上的指摘并不厚道。至于“表演性采访”是柴静的文艺范风格、并不能认定为表演或不专业。

我是劈柴派

我是劈柴派

我是劈柴派

我是爱柴派

我是中间派

我是中间派





数据标题文字1

  柴静可能没意识到自己主动走到了风口浪尖。2个半小时的新书发布会视频在微博上转发了超过3.4万次,柴静也登上各大杂志封面,成为热点人物。嗅觉灵敏的某八卦周刊顺势曝出了柴静的婚姻状况,该刊副主编@谢晓 在IBTimes中文网总编辑@连清川 微博中留言指杂志承压删稿,紧接着@不加V 开始爆料柴静过去的恋爱经历,涉及当小三、拆散别人婚姻等指控,由此拉开了“劈柴”的序幕……[阅读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 闺蜜兼工作搭档范铭曾在博客中写道,“(柴静)能把自己的手机随时交付他人,不管在拍摄现场,某个饭局,还是一些她无暇顾及的场合,而且不设开机密码,不管里面有没有她和别人的 私信、照片、邮件、日记或者其他……我问她你不怕私人信息泄密么?她说无所谓啊,因为“事无不可对人言……如果你自己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无羞耻,有什么可担心他人看到的呢?”★★★

数据标题文字1

  真正让“劈柴”风波走上台面,成为公共话题的是闾丘露薇。1月20日,闾丘露薇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探讨“什么是电视新闻记者”,并指出很多被认为是电视记者的人其实只是主持人,还驳斥了“采访是一场抵达”、“关心新闻中的人”等言论,而这恰恰是柴静最广为人知的两个关于新闻采访的观点。媒体报道直言闾丘露薇“暗讽”柴静,使得“劈柴”运动逐渐走向更广泛的公众视野,普通观众、媒体人、新闻专业学者教授等纷纷才各自的角度参与其中。闾丘露薇的观点得到一部分认可,也被另一部分人认为过于偏狭保守。到底是水平问题?还是风格问题?甚至还有人觉得是人品问题?这确实是个问题……[阅读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 柴静在新浪博客回应“央视最穷主持人”的传闻时说:“我的职业身份是一个记者,与公众有关的部分只是我报道上的专业能力,在这个范围内欢迎任何讨论。但我的生活方式是我的个人隐私,我按我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阅读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仅从字面上来看,如果说,闾丘露薇主要是在谈中国目前的电视新闻现状,柴静的观点是引子,那么,董路的长微博则是为柴静量身打造,条分缕析地解剖柴静的采访风格是如何形成的——“老男人饭局”是编剧,让柴静得以“借脑”,CCTV团队是烘托,是导演,再加上镜头前的表演和剪辑,打造出了中国版“奥普拉+戴安娜”。“护柴”派则不认为柴静是在表演,而是“真实反应”,认为讨论柴静的专业性不应脱离人的情感层面,柴静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主持人……[阅读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 在《看见》里,柴静回忆自己做《双城的创伤》那期《新闻调查》时,曾因为一个为孩子擦泪的镜头引发了“表演性主持”的争议,“正好钱刚老师来参加年会,他是我们敬重的新闻前辈,问他这件事。‘这么做对吗?不,先别回答,你要像苏联作家说的那样,‘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十年之后咱们再来讨论。十年将至,到底这么做对还是不对,我在心里已经过了好几个来回,还是没有最终的答案。”★★★

数据标题文字1

  围绕柴静的争论可以说大部分都不在一个“交锋点”上,而是在一条甚至多条射线上滑动着、错位着。
这样的争论,可能看似混乱,甚至荒谬,但也并非全无价值。大家讨论这许久、投入这么多感情,总是想留下点什么、改变点什么,甚至能启发一些人。但在整个庞杂的微博“群架”事件中,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有耐心去了解整个事情的过程、每个人的真实观点(而不是被断章取义或被扭曲误解后的观点),以误解为基础加入讨论最后只会引发更多的误解。
  我们做这期《交锋》,只是想做一个基本的厘清,拨开硝烟和口水,还原争论的原貌。相信只要足够理性、足够客观,放下傲慢与偏见,总可以兼听则明。
  几天前,电影导演贾樟柯发微博说:“电影审查制度的改变,除了社会的呼吁,还需要电影工作者创作实践上的突破和推动,包括我自己,自勉。”做新闻也一样,“自我审查”可能是比“审查”更可怕的敌人,一旦习惯则容易被麻痹。闾丘露薇的“炮轰”,也许有“不近人情”之处,但新闻专业主义的立场,至少是对每个媒体人的提醒——别忘了头顶上那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你可以选择不看见,但你不能告诉别人它不存在。
  而对于柴静,从过往的文字和发言来看,她善于自省、勇于自嘲,说不定她正默默从这场争论中吸取营养,以走向更高的山峰?相信这会是“劈柴派”与“护柴派”都乐见的结果之一。新浪娱乐试图连线柴静未果,1月29日柴静也更新了新浪博客,内容全是关于《看见》节目,只字未提“劈柴风波”。
  不过或许她在新书里已经做了回应——
  “有位观众曾经在博客里批评过我,我觉得说得真好:‘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我猜想柴静老师做节目、写博客时,常是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式因为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决不能呢个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号啕大哭……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之中。’”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之中”——这既是闾丘露薇所批评的,也是柴静所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