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长春电影节的五大尴尬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08月26日13:28 南方网
长春电影节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之一,不过,在中国电影市场尚未来得及规范化的今天,我们很难要求国内的电影节也像奥斯卡、戛纳影展一样成熟完美。因此本报记者特意在此专门为本届长春电影节“挑刺”,目的是希望长春电影节越办越好,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推进作用。
尴尬之一:时效性还要不要?
本届长春电影节的26部入围影片,竟然很难看到几部真正的新片,而且连《黄河绝恋》、《海滩》这些“老片”都有份参选。这不禁让人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国内的电影节还要不要时效性?记者曾多次与组委会工作人员与长春新闻界的同仁沟通过,他们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过“长春电影节是政府主办的,而且已经定下了两年一届的规矩”,要一下子改变这一切,显然并非易事。
如今是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影视界也不能例外。这也是资版VCD为何泛滥的原因之一。本届组委会的评委谢晋、黄式宪都表示过,中国电影发展艰难传媒和观众难脱干系,因为传媒没有做好对观众的引导工作,而观众也没能保持对好电影的判断力。就算评委们的指责都成立,难道中国的电影节就没有责任吗?很多好片、大片并没有在它放映最火的时候,得到应有的肯定,当两年过去了,影迷们已开始遗忘的时候,却突然被隆重摆上前台,这不是搞笑吗?如果这样一味的“炒冷饭”,这样的电影节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
尴尬之二:谁来保证评委的公正?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影展,经常会因为评委问题而传出诸多“造马”风波,本届长春电影节能否幸免呢?记者的观点是:很悬!
影迷们一直对评委评选自己的作品表示怀疑,但本届电影节偏偏就有个濮存昕要评自己主演的《洗澡》。虽然他煞有介事地断言“我不可能是最佳男主角”,但这种说法怎么听都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最后的猎鹿者》的汤娜向记者踢爆了一个重大消息:姜武凭《洗澡》将获得本届最佳男配角,而汤娜也得意地向记者提前宣布自己将成为“本届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联想起《最后的猎鹿者》作为长影的重头参赛片的“年份”,汤娜的获奖是否得到过评委们的关照呢?天知地知他们知我们不知。
据记者了解,国外的影展尽管也存在评选不公的问题,但很少出现“评委参赛”。是不是中国除了濮存昕就找不到更好的电影评委?没见人家冯小刚“闲着也是闲着”。
尴尬之三:难免“以名气论英雄”
正因为本届长春电影节的旧片多多,所以很多参赛影片在参赛之前就已经“功成名就”。比如美国影片《海滩》,光凭其男主角里奥纳多的名头足以让诸位评委刮目相看;又比如宁静夫妇主演的《黄河绝恋》,去年在全国上映时已经被炒了个“满堂红”,评委们多少会给点印象分;而中国第六代导演张扬的《洗澡》更是刚刚从多伦多电影节载誉而归,风头之劲,暂时无两,这类的“名片”还很多,如刚刚夺得台湾金马奖的《暗战》、贺岁大片《没完没了》以及王志文、江珊再度合作的《说出你的秘密》都是“名声在外”的片子。
如今人们最关心的是,这些“名片”的名气会否左右本届电影节的评奖?如果那些已经在国外获奖的电影都在长春落选,这就让人质疑长春电影节的评选标准;而一旦像《模空出世》、《海滩》这些“有来头”的片子获奖的话,评委们难免会被人认定“以名气论英雄”,真是左右为难啊。
尴尬之四:最佳影片卖座吗?
好像国内影视界已有“惯例”,往往那些在中国电影节上获奖的电影就很难获得好的票房。在实话实说的市场面前,哪部电影好,很难说评委就一定比观众更有发言权。在吉林大学的报告会上,评委李行就无法说清楚这个问题:“参赛影片风格很多、很丰富,但真正好不好,还是要拿到电影院去检验。”
长春的一些媒体已经流露出类似的担心,生怕本届长春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很可能就成了最不卖座的影片,这难道不让观众心存疑惑:长春电影节怎么就在蒙人呢?
尴尬之五:该来的不来
据记者了解从全国各地来长春报道电影节的娱记们,最感到不满的,除了组委会混乱的组织工作外,就是大腕明星来得太少。怎么全是这些人老珠黄的过气明星呢?港台的参赛片不少,有哪个主演的演员过来了?欧美的就更不用说了,很可能里奥纳多拿了奖还不知长春在哪里。你看,连冯小刚都不来了,也太不给长春面子了吧!
组委会一定在想:是啊,这么多该来的不来。记者们也在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不该来的又来了?接下去的事情也许会是:“不该得奖的得奖了,或是得了奖也拒领……”,诚心诚意地投怀送抱如果都被人拒绝,这该是多么大的尴尬。本报特派记者宁佐勤 实习生冯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