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一”到“五七”,全中国有点闲钱的人民突如其来地开始各大城市的旅游大串联,那几天满大街最畅销的是瓶装矿泉水,却不是因为放长假纷纷减版的大小报纸。而不愿出门凑这热闹的北京人,就只能天天闲在家看电视。
以往每逢年节都必来综艺晚会,今年居然从“五一”那天起就没见踪影,播放的是已被晾了好长时间的《永不瞑目》。在前几个月国产警匪剧连续出台而且质量谁也不比谁低的背景下,《永》剧竟然一花怒放还格外好看。七天放假结束之后,各大小报更不知为讨论、叨唠《永》剧腾出多少版面,各个网站也鸡一嘴鸭一嘴争的吵的如同开了热汤锅;甚至下至引车卖浆者流,上至达官贵人,也无论老、中、青、少各年龄段的观众都在争议《永》剧是好是歹,欧庆春最可人爱还是欧阳兰兰更爽快直率。一部电视剧热闹到这个份儿上,就不是多少道理、一群学究、数篇评论所能扯清楚的了。如今电视上有那么多电视剧,书店里有成堆的小说,故事都成、技巧也好、道理也对,但它们却如同那些长得既不难看也没魅力的姑娘,一点都不引他人注目。举这例子的背后,就能暗示出文学和影视能否拥有大量观众的一个基础因素:一部作品,您最起码得写出激情、拍得动人!
在《永》剧中扮演肖童的年轻陆毅,拍戏之前做梦也不可能想到,他能一下就火成了时下最红的内地偶像明星。他的走红却又证明了另一个简单常识:青春活力永远都是最能激动人心的。
张艺谋现在是越来越能深入人民观众,和社会需要套上近乎了。在完成《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之后,现在他又张罗着要拍电影《幸福时光》,还很赶时尚从网上招聘起女主角来。
一直都在媒体上悄没声的导演黄建新,最近从容推出他的新片《说出你的秘密》。甭说,还真拍出了点“希区柯克”加“克莱默夫妇”的意味!有想过过心理分析悬念瘾的观众您赶紧去电影院,便宜门票和优质创作,绝对会赠送您一个意外惊讶--国产导演居然也能拍这等电影!
五月中央电视台第8套节目又重播姜文主演的《北京人在纽约》,每逢夜深人静,我又仔细看它一遍,心中不禁赞叹:还是好东西!
有话无剧充满话语霸权的小剧场话剧《切-格瓦拉》终于在晚报上得到应有质疑:《有人在叫卖红旗下的蛋》。
歌星王菲的故事要拍电视剧的消息正传得沸沸扬扬,投资此剧的老板又马上“此地无银”地赶紧声明:此王飞非彼王菲。
葛优为e龙网站做的灯箱广告被歹人用红油漆涂损得“头破血流”,一向与人为善的葛优据此戏言道:有意见跟我说,别拿广告出气!
本月北京有家报纸“挑战明星”的版面上,有篇文章选题十分不错:《明星为啥总与记者翻脸》。这事说起来理由其实简单:影视明星历来在内地都备受娇宠,直到最近几年才尝了点当“公共汽车”的感觉,所以他们一时还不太习惯,可现在的媒体记者又是何等本事无孔不入。既如此,双方关系不对立、不吵架、不翻脸那才怪呢!
红五月的娱乐文化,一时清冷一时热极,估计这和天气多变也多少有点内在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