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正文
国家级艺术院团领头人支招儿“相约北京”
http://ent.sina.com.cn 2002年05月21日15:23 北京娱乐信报

  随着第三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已经进入高潮阶段,作为“压轴戏”的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板块好戏连台,话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萨勒姆的女巫》;芭蕾舞《葛蓓莉亚》、交响乐《红楼梦交响诗音乐会》等等高雅艺术演出掀起了五月北京演出市场的热闹场面。但是记者也了解到,这些国家级艺术团体力推的精品在赢得掌声的同时却面临着“墙里开花墙里香,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于是,各个高雅艺术院团的领头人纷纷“支招儿市场”。

  市场:打响了品牌才能赚大钱

  从“相约北京”、“北京国际音乐节”、“三高”紫禁城演唱会等等大型艺术联欢活动的成功举办证明,北京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面对北京演出市场这块有着无穷潜力的大蛋糕,海外高雅艺术军团也是垂涎欲滴,频频来华淘金。在这其中,世界顶级的艺术团体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北京亮了相——“英语话剧热”、“俄罗斯艺术热”、“交响乐名团风潮”屡屡掀起北京演出市场的火暴场面,甚至巡演热浪波及全国。在这个过程中,高雅艺术的“品牌”形象令中国观众开了窍:不是顶级的我们看不上。观众的口味提高了,而国产艺术的质量尽管不低,却受到冷落。

  记者在中山音乐堂和北京音乐厅了解到,虽然北交和国交的演出排得很满,票价也越定越低,观众却仍然把目光瞄准海外名团的身上。对于这种现象,国交的俞松林表示:“想要赢得市场,就要树立知名品牌意识!从市场的角度来讲,任何一种商品要占领市场,品牌是十分重要的。演出市场也是如此。而品牌的创立一是要靠产品的内在质量,二是要靠宣传和包装。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团体对自身的品牌意识却十分淡薄。一般来说团体都比较注重对演出剧目、曲目的宣传,不太重视对自身的宣传,忽略了一个名团本身的市场效应。以音乐表演团体为例,作为一个乐团,演出的曲目和指挥家、歌唱家等是在不断更替的,但乐团的品牌是长期存在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乐团的知名度比前者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等世界上的著名乐团,不论他们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地演出,无论音乐会的指挥家和演奏家是谁,只要一打出乐团的名字,就会引起观众购票观看的欲望。可以说乐团的知名度是赢得演出市场的一个最为可靠的重要保证。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团体也同样如此。”

  观众:欣赏高雅艺术也得养成好习惯

  记者在这些高雅艺术演出现场发现,每一场的演出中都会看到不少熟脸儿观众。据北京各个剧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老观众大都是“圈里人”来捧场的,看戏从来不买票。然而现在已经脱离了“吃皇粮”时代的各高雅艺术团体的确被这些所谓的“内行观众”折磨地叫苦不迭,一方面业内需要他们的捧场和肯定;另一方面,看蹭戏的多了票房肯定就会受影响。

  国家话剧院开门戏之一的《萨勒姆的女巫》在前些时候就对习惯“蹭看”话剧的圈内圈外观众亮出了“红牌”,被挡在剧场外的观众多是圈内人士和戏剧学院的学生。对于这种现象,北京人艺的傅维伯经理说:“过去剧院的戏好,场里的观众也多,就是票房不好,究其原因,就是看‘蹭戏’的太多,国家话剧院不像今天这样做,就不能把这个‘怪圈’给扭转过来。”同时国家话剧院的文学策划罗大军也认为:“国家话剧院的建设需从一点一滴做起,相信热爱话剧的观众朋友会理解和支持这一举动,买票看戏应该是都市人的素质,更是一种文化时尚。”事实上,推动国内高雅艺术走向市场不仅需要艺术院团和创作人员的努力,观众的支持以及良好文明的艺术消费习惯也非常重要。

   未来:艺术与市场联手创造“双赢”

  在这次“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中,新挂牌的国家话剧院凭借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萨勒姆的女巫》两部戏一炮打响。不但在业内获得极佳的口碑,在市场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记者在首都剧场、中国儿童艺术剧场两家了解到,希望这两部戏能够加演的观众纷纷打来电话咨询,而国家话剧院方面也向记者透露:这两部戏有可能在7月份加演。更重要的是,这次与中演公司的演出的联合运作方式使国家级艺术院团深感专业化、国际化的市场操作将创造高雅艺术的未来。

  国家话剧院的新任院长赵有亮对记者说:“演出公司的介入有助于艺术团体的发展。本次‘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的‘中国板块’,是政府机关、演出公司和艺术团体的三方合作,既能够保证演出的水平,又能保证演出带来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是一次将艺术推向市场的成功范例。作为国家话剧院,我们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而不能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我们需要把这两方面都做好,而拿出来的东西又必须是具有示范性的、高质量的作品,是国家级水准,才能与世界水平相接轨,与世界上其他好的剧团相竞争。艺术团体在市场营销方面既缺经验又缺人手,过于重视市场运作也会影响艺术创作的质量。因此,应该让中国对外演出公司这样的演出团体更多的帮助艺术团体来进行市场运作,这样既可以让艺术团体专心搞创作,又可以减轻经济方面带来的压力。合作的成功,最终可以带来‘双赢’的局面。”

  记者在采访中感到,此次“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中国家级艺术院团演出板块的推出,标志着国内高雅艺术真正迈向市场的第一步。诚然,“高雅艺术”一词本身就存在着争议,也许所谓高雅艺术真的是面对“小众”的,但无论如何,如今她都要面对市场这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无论是通俗的还是高雅的,在市场经济中都要无法逃避的受到市场的检验。面对“吃皇粮”时代的一去不返,各高雅艺术团体的表现显然还是喜大于忧。如何应对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如何应对文化市场中激烈的生存竞争,各位领头人都在积极地做着各自的打算。而这些高雅艺术的领头人支招儿市场,无论如何都将为北京舞台带来场场好戏。

  艺术:想火就得“有戏”

  记者了解到,本次“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之“中国板块”,把中国最高级别的高雅艺术团体,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歌剧院、东方歌舞团、中国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话剧院等团体聚集在一起,准备合力奏响一曲“国韵华章”,更要借此机会将高雅艺术推向市场,推向大众。但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观众而言,面对高雅艺术确实还是保持一种仰视的态度。凭心而论,不管是舞台剧、芭蕾舞、古典音乐等等任何一种高雅艺术,如果观众没有一定的修养是不能欣赏到其中精彩之处的。尤其是一些风格前卫、先锋的艺术创作,普通观众更是如坠雾里,不知所云。

  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领头人田玉斌的观点是:“想要赢得观众,就得‘有戏’”。田玉斌认为:“我们从创作和选择剧本开始,就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尽管歌剧舞剧是高层次的艺术,但也应该考虑到市场,考虑到群众的接受问题,考虑能不能够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并长久流传。从观众口味的方面来讲,总有人认为高雅艺术是高不可攀的,但是如果真的去欣赏了,可能就会觉得其实距离并没有那么遥远。无论歌剧舞剧,除了在音乐、灯光、舞美方面要下工夫,更为重要的是剧本一定要‘有戏’,一定要有激烈的矛盾冲突。相信凡是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矛盾冲突的歌舞剧,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的观众都会接受,都会喜欢。”看来,在多数高雅艺术的演出现场观众更重视的是演出中“明星”、“经典”、“大制作”的分量,要得是“有戏”可看。尽管这些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都是很外化的东西,但观众是消费者,他们的口味也标志着市场对于高雅艺术的要求。(信报记者/冯旭)

   短信游戏站,精彩刺激好玩又有数码相机大奖!
      短信世界杯站:新闻、游戏、动感图片

发表评论 | 影行天下 | 短信和E-Mail推荐 | 关闭窗口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新浪商城推荐
   情趣礼品专题
  • 情爱1+1
  • 百利安性感小夜衣
  •   第一时间,新品特价
  • 电话机名牌新品
  • 网上空调超低价
  •    精彩游戏火热上市
  • 《黑色通缉令》
  • 《创业大赢家》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0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