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焦薇)日前,小剧场歌剧《原野》在原青艺小剧场的连演已经接近尾声,与记者预期的上座率相比,观众还是增多了。然而,在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1997级毕业生演出《原野》的过程中,场内观众的种种反应,让人感到歌剧依旧缺少知音。
歌剧《原野》从1987年在北京首演以来,相继在美国肯尼迪音乐中心和台湾演出,被西方媒体评论为“叩响了西方歌剧艺术殿堂的大门”。这次,导演为了适应小剧场戏剧的审
美要求,在舞美、音效等各个环节的设计上都尽量归于简洁。比如:原本隐没在乐池里庞大的交响乐团,改为了舞台深处依稀可闻的钢琴独奏。如此简洁的设计和《原野》里充斥的原始简单又野性的情仇爱恨不谋而合,但不少观众却感到过于单调。
歌剧的魅力主要在于演唱,场内的普通观众注意力却放在了演员的形体表演上。仇虎扮演者张海庆浑厚而激情饱满的演唱,并没有赢得观众应有的掌声。倒是金子回忆童年时唱起的民歌,引起了全场的共鸣,其中有的观众自言自语地说:“这个我倒是听着顺耳。”懦弱的大星挽留金子的那部分唱段,本来是悲伤的吟咏,可演员反复吟唱“金子、金子”的时候,有的观众竟因为感觉不中不洋而窃笑。
导演陈蔚说,歌剧在中国曲高和寡是不争的事实,选择曹禺名著《原野》是考虑到这个作品众人皆知,观众的注意力可以放在听歌唱、看表演上。但是,以西洋歌剧的唱法为主的中国歌剧,让观众接受并喜爱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然,将持续演出到7月9日的歌剧《原野》,已经为普及歌剧艺术的事业做出了现实而具体的贡献。
新浪漫情缘,寻找浪漫约会,每日MP3、百元上网卡大赠送!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