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话剧《新北京人》排练现场见到著名演员刘威时,正赶上他在排练,看得出,他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大段的台词正充满激情地从他嘴里迸出来:“怎么没关系?北京让人敢想,北京让人敢做,北京给所有人机会。大家都从全国各地来,说大家都能听懂的普通话,机会一样,白手起家,任何事情只要敢花力气,老老实实地去做,有知识挣大钱,没文化挣小钱……这么长这么直的长安街,这么宽这么大的天安门,这么大的北京,谁都一样。只要你愿意来,只要你愿意跑,只要你愿意在这儿努力,就有希望。就像北京的国际马拉松比赛,
不管你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只要你去跑,向着既定的目标跑,跑,跑。你就会有一种幸福。这就是北京。……福山!人在这儿才真能做点事儿。人在北京这样的地方才有价值……”
对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刘威来说,演话剧是自己的老本行,他说:“没别的原因,就是喜欢演话剧,喜欢剧中这个角色!演着过瘾!”此番在《新北京人》中,担纲主演的刘威饰演一位名叫赵福海的来自河南的包工头,38岁的他已经在北京折腾了20多年,从普通建筑工人干起,一直干到施工队长,率领着百十号人的队伍在北京盖起了无数高楼。在剧中所有“新北京人”中,他是最坚定、最坚忍、最顽强、最乐观也最有“野心”的一个,他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生活,一心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北京扎下根,融入北京这座现代化大都市。当困难和压力像山一样压迫过来时,同住一个四合院的来自外地从事着不同职业的新北京人们,有的人退缩了,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困惑了,连他的妻子和弟弟也想离他而去,而他面对这一切却依旧保留着昂扬的斗志,还不断地给弟弟打气:“家?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在北京闯出一个家?你们想想,北京从来没有怠慢过我们。……在这儿我觉得时间不够用,在这儿我觉得有奔头,在这儿我能看着我盖的高楼大厦一天天地起来。我能看见我修过的路宽畅明亮再也不堵车!我是农民,可当我在人民大会堂里接过‘十佳外来务工青年’证书的时候,当我在翻修的天安门广场,我站在南边第七排第三块,那张我铺的大理石上,我心里就舒服!这就是我的成就。我对北京的报答。我觉得光荣。一个农民的光荣。北京给我的光荣。”
说起剧中自己饰演的福海这个角色,刘威分析说:“这是一个喜欢跟自己叫劲的人,他身上有着一股子劲儿,有着一种向上的精神气儿,你听他这段台词——‘我这人不爱和别人争,我总是跟自己叫劲。一个外地人,农民,一下子到了这个世界上都有名的大城市,不跟自己叫点儿劲能活下去吗?城里人聪明,可真把脑子挖出来,搁到称上还不一定谁的重呢!我这脑子里装了太多的希望,我一个一个地去实现它。在北京,你也有希望。’”
在排演中,刘威完全投入了进去,据饰演其弟弟福山的魏晓平说,每次排练两人的对手戏,他都要“吃亏”,因为刘威说到激动处会动手数落他,即便是排练,他也要“挨打”。不过,这位在电影《寻枪》中成功扮演“结巴刘”、这次又“票”起装修工人的著名导演告诉笔者,与刘威演对手戏,虽然不断“挨打”,但感觉却非常爽,因为刘威的演技的确让人佩服,而且随时都在状态上,有的剧本上的词到他嘴里就自动给变了,变得更加生活化也更有味道了。笔者注意到,到了午饭时间,身为主演的刘威和大家一样,捧一碗炸酱面吃得直冒汗。据剧组工作人员介绍,在20多天的排练中,刘威每天上午9点准时出现在排练场,一直练到下午5点,每天雷打不动,从没迟到早退过,非常敬业。
从9月10日开始,首都剧场和长安大戏院的30场大型话剧《新北京人》,将成为刘威的“话剧橱窗”,他说,到时候希望观众忘记他是刘威,而记住一个来自外地却没把自己当外人的包工头——新北京人。(邓鲁平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