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伦兵报道: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演出从来没有像昨晚那样奇特和热闹,本来是一部非常先锋艰涩的现代歌剧,却引来大批业内人士的观赏,因为毕竟是现代音乐大师阿尔班.贝尔格的歌剧《璐璐》的亚洲首演。世纪剧院昨晚在开演前就有一大批记者在门口围着那些电影、戏剧和音乐大腕问个不停,而多数大腕们则回答说:“过去没有看过,听说这个戏挺邪的,只是来见识一把。”看歌剧《璐璐》的首演,更多的人似乎是为了长见识,音乐在这里已经变成了次要的内容,而歌剧本身的戏剧成分和它独特的形式成了该剧的最大的热点。
《璐璐》在国外演出也不会有很多的观众,而在北京演出,买票的观众更是比较少,反而首演该剧引起了艺术界的关注。昨晚,在世纪剧院出现的影视界人士陈凯歌、姜文、赵宝刚,戏剧界人士沈林,音乐界人士叶小纲、郭文景、刘索拉、王静、幺红等人颇为引人关注。而直到开场,剧场并没有坐满观众,而且不少观众在演出的中场休息时就开始退场,在重新开演后,部分普通观众已经离去,剧场里只留下了业内人士还在观看。
这的确是一部艰涩难懂的歌剧,有些观众在看完前半场后对记者说:“看不懂,音乐很怪,听不懂。”而记者在下半场也不断见到有观众离开,但许多业内人士却看得津津有味,他们认为:“能够请来这样一部歌剧很不容易,说明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国际化了,能够容纳多种风格,容纳现代风格,其实是一种进步。”
昨天的演出对于许多观众来说都是头一次,于是对该剧没有什么印象的观众更是无从对比,但是不少观众还是对演员的演唱感到吃惊。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旋律对于歌唱演员是相当难的,而扮演“璐璐”的演员不仅演唱得准确自如,而且声音舒展嘹亮,在繁复怪异的和声伴奏中显得格外突出。而该剧在舞台制作上也很有意思,几面哈哈镜折射出异型人生的多个侧面,很有寓意。但是就故事本身来说确实离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比较遥远。
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对记者说:“过去的音乐节大都邀请的是古典歌剧,在音乐上观众能够接受,这次引进的是令所有人都惊奇的现代歌剧,实际上是标志着音乐节的成熟,让北京观众开始接触不同的风格。就这个意义上来说,《璐璐》的首演是成功的。”现代歌剧经典《璐璐》的亚洲首演确实是一个不可低估的事件。(伦兵/娄启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