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惠英最近正忙于排练本月30日将在中山纪念堂上演的《睿王与庄妃》。谭檀/摄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熟悉粤剧的人对倪惠英一点都不陌生,她不但是著名的粤剧演员,还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目前担任广州粤剧团团长的她从艺超过30年,成功扮演过《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西厢月下情》的崔莺莺和《睿王与庄妃》中的庄妃等多个经典角色,她最近还新当选了广州舞台艺术之星。前天倪惠英接受记者专访时,畅谈了对粤剧现状、前景的看法以及个人的演绎生涯。“广州的艺术氛围有待提高、开发”信息时报:据我了解,你从事粤剧已经有30多年了,你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
倪惠英:因为我喜欢艺术。从小我就对艺术充满了热切的向往,我觉得那是我心中最神圣的地方。信息时报:日前的粤剧似乎正处于一个下滑的趋势,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呢?
倪惠英: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广州市民文化消费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前段时间广州交响乐团的演出,在北京、上海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但在广州却遭到了冷遇。因此,我认为广州的艺术氛围有待提高、开发。所以说,广州提出要建立“文化大省”是非常有远见的,一个地区的文化素质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信息时报:那你认为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
倪惠英:这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对于我们文化工作者来说,我们需要进行探索,尽力拿出优秀的作品,吸引观众。另外,我们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的宣传、教育、普及、推广是很重要的。“改革还有机会,不改革连机会都没有”
信息时报:你觉得粤剧怎样才能吸引观众?
倪惠英:改革,改革是唯一出路。
信息时报:怎样进行改革?
倪惠英:对粤剧进行多元化的包装,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演绎故事。粤剧作为一种艺术,它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随着现代化时代的持续发展,艺术也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创造雅俗共赏的局面。比如说我们前段时间上映的节目《花月影》就是一个改革的范例。它将传统的粤剧与现代舞、交响乐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粤剧演绎风格。就目前来说,我们的观众群主要是老年人,因此,我们改革的目标就是吸引年轻观众。
信息时报:你刚刚说到,粤剧的观众群主要是老年观众,那有没有想过,你们对粤剧的现代改革不仅不能为你们赢得年轻的观众,甚至会失掉老年观众?
倪惠英:这是我们需要预防的,我们也考虑了这个因素。但是,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一句话,改革,我们还有机会;不改革,我们连机会都没有。“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感激生活”
信息时报:就你自己来说,近来有没有什么新的艺术探索?
倪惠英:一方面,我希望能排出几个更好的,艺术性高、文化内涵深的剧目,另一方面,我希望能培养一批新的、优秀的演员。
信息时报:你是一个粤剧演员,又是粤剧团的团长,你是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的?
倪惠英:我放在工作上的时间要多一些。假如工作需要我,我就会拿出最大的热情与责任感去投入我的工作,这样才能不辜负观众、领导甚至整个粤剧事业。另外我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去照顾好我的家庭。
信息时报:从事粤剧这么多年,有什么最深的感触?
倪惠英: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感激生活。粤剧给我带来了七彩、丰富的人生,虽然我为此付出了很多,期间我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与挫折,但我也从中享受到了乐趣。我不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我觉得一件事只要有社会价值,我去做它就是有意义的。本报记者叶毅实习生蒋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