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的正式历史从1982年开始。那一年,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为小剧场戏剧在中国当代发起了“信号”,如今,小剧场话剧在中国已经有了20年的发展史。
之后,林兆华又导演了《车站》(1983)和《野人》(1985)。这两部话剧和《绝对信号》一起被有些媒体称为“小剧场三部曲”。1989年,第一届小剧场话剧节在南京召开。与此同时,小剧场的内部争论也开始公开化。
上世纪90年代之后,孟京辉开始发光发热。1991年《秃头歌女》、《等待戈多》,1992年《思凡》,1993年《阳台》,1994年《我爱×××》,然后是1997年的《爱情蚂蚁》和1999年的《恋爱的犀牛》。林兆华1990年导演了《哈姆雷特》,牟森从1987年的《犀牛》开始,之后是《士兵的故事》(1988)和《大神布朗》(1989),1993年为电影学院演员培训班执导《彼岸》,后来的《零档案》、《与艾滋有关》(1994)、《红鲱鱼》、《关于亚洲的想象、或者颂歌或者练习曲》(1995)、《倾述》(1997)。
接下来的小剧场戏剧作品开始注意它的观众和商业性,《故意伤害》、《和单身女人共度除夕》、《四季爱情》等剧目进行了小剧场戏剧商业运作的一系列尝试,观众群体也因此逐渐扩大,艺术圈人士不再是小剧场戏剧观众的单一来源,小剧场也因而具有了开放性。在1995年底北京人艺小剧场建成开放后,许多年轻富有朝气的创作者陆续演出了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观众和市场最初的检阅,《爱情蚂蚁》、《雨过天晴》、《驿站桃花》等作品使孟京辉、李六乙、田沁鑫等人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识和肯定。
1999年的《恋爱的犀牛》和2000年的《切·格瓦拉》被认为是以一种“终结者”的姿态宣告了小剧场话剧“试验”、“先锋”阶段的终结,前者堪称迄今为止中国小剧场话剧史上运作最为成功的一部商业剧,后者则使一部戏剧上升为“一次社会事件”,把戏剧作为文艺社会论坛的功能放大到极致,孟京辉、张广天、黄纪苏等成为小剧场创作的代表性人物,袁鸿、傅维伯、戈大力、赵海等成为小剧场制作、运作推广的代表性人物。
2000年期间的《盗版浮士德》、《非常麻将》、《切·格瓦拉》、《钦差大臣》、《故事新编》等剧目使小剧场话剧巨大热量不可阻挡的释放,剧目的多元化让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比较,国家院团和民间剧组的演出构成了小剧场戏剧的丰富性,观众对戏剧参与的热情超出了创作者的想象,而观众层次的丰富也大大地促进了创作演出者的进步,戏剧的时代精神开始在演出中产生。
进入21世纪之后的中国小剧场话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演出模式和小型的“新兴文化产业”,其艺术效应和社会效应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北京人艺演出了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小剧场话剧《第一次亲密接触》,时尚的题材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轻松的网络小说在小剧场里被人们再次消费,近50万元的票房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思索戏剧的发展方向,娱乐消费和艺术创作是否矛盾?
近两年,与职业戏剧无趣的演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活跃的民间戏剧,更多小剧场新人新作出现,《囊中之物》、《沙漠中的西蒙》、《底片》、《天上人间》等非专业戏剧人的作品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2001年7月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举办的大学生戏剧展演,开始展现大学生戏剧群体的热情和才华。到2003年,大学生戏剧展演已经举办三届,涌现出了顾雷、张嘉艺等一批极有潜力的新人,吸引了全国各地高校积极参与。今年,林兆华又发起了“北京人艺青年处女作戏剧展”,这些活动都为目前呈现出衰势的中国小剧场话剧注入了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