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 大型音乐话剧《半生缘》专题 >正文
艺术总监荣念曾谈张爱玲作品《半生缘》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09:16 新浪娱乐

  熟识张爱玲创作的朋友,都知道《半生缘》和《十八春》是一个故事的两个变奏。《半生缘》产生在《十八春》的后面。《十八春》写于解放初期的上海,《半生缘》改写于十六年后的海外。

  对我来说,这两部小说最重要的分别,在于一个是回顾,另一个是前瞻。我可以想像,在上海解放没多久,张爱玲当天每日伏案为奕报写连载小说《十八春》,那种顺应时势
,回应世情的创作日子和场面,大概会是那种莫可奈何式的前瞻;然后隔了这么多年之后,寓公海外另一种政治环境下的创作,会不会是那带著不忿心情的回顾。我在想像,张爱玲在那异地写作的环境,摊开《十八春》旧稿,从新执笔,总结铺排,编辑整理成《半生缘》,必是接近平淡和自然。写作就能更接近是一次自我坦诚的评议。有人喜欢《半生缘》的结尾。那结局倒的确有《海上花》完结篇那种戛然为止的味道。套她自己说的话,这样才完结得够现代化。

  在五零年那个时代,现代化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理想吗?现代化是文艺潮流的口号吗?现代化是自我评议的开始吗?到了今天,我们可好像还纠缠在这些“现代化”标签讨论里;在这些标签讨论里钻研创作的印证。是张爱玲走在我们的前面,还是我们的时代几十年来根本没有移动。

  我对《十八春》写作的客观条件和环境,颇感兴趣。如果我们能寻觅到登载《十八春》的奕报,一天跟著一天地摊开来读。混在连载小说上下左右那些时事新闻广告花边同步地读,或许我们能看到一个“热”感应的创作过程,那正好呼应张爱玲之后离乡别井后那“冷”距离的再创作经验。

  或许,这就如我们常常会讨论舞台和电影的最大分别;电影往往是已通过过滤的一种“冷”的了结;而舞台,舞台表演是互动的,是现在持续的,是不断活生生“热”的发展。

  我觉得阅读《半生缘》就如面对面,单独聆听著张爱玲理性地对时代的总结;阅读《十八春》感觉到的是张爱玲和那些喧哗画外音之间某些含蓄感性提问。但是如果没有《十八春》,就一定没有《半生缘》。作者提供了读者这么好的机会,通过一部小说两个版本,让我们有机会去揭开创作写作和改写编辑的面幕,深入了解创作和环境的关系;同时,因为有这两部对照的小说,丰富了我们阅读多面体的经历,启发我们阅读的辩证。

  三周前我在上海,电视机里碰巧正在播送著《半生缘》电视长篇剧最后的一集。在萤幕里,曼桢和世钧在这边厢生离死别,那边厢翠芝和叔惠也在难分难解。画面里有板有眼地,彷佛像我们做小学生时日的背书,要无误地将这些文字咬牙切齿准确地交代。背书就是背书,背书不是创作,不是再造,我突然感到悲哀。《半生缘》无声无色地在被包装,包装就是包装,在电视框框里被消费,消费就是消费。我将电视机声音关掉,看著那些默默的形象。然后我见到曼桢、世钧满腔热泪,字幕上打出“我们回不去了。”我开始怀念默片,同时恨不得以后电视机都不准再有声音。

  林奕华和我谈《半生缘》排练的过程,他的焦虑不是去破格,或回应时下风尚的张爱玲热,而是如何挑战回顾与前瞻的概念。如何去挑战他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林奕华在二十多年前已开始不断借舞台和张爱玲对话,由《心经》、《怨女》、《列女传》、《华丽缘》至《断章记》到近年《张爱玲.请留言》,一直到这次和胡恩威合作,那一步不是对过去那一步的评议和鞭策。每一步都是。

  我们常常说艺术是一面镜子,镜子里见到的是自己,见到的是自己身后见不到的环境,见到的还有就是自己和那环境的关系。在创作过程中,和张爱玲的对话其实亦是如此,我们在试图了解我们的对象,了解和对象对话的过程中,最终发现的对话对象,原来还是我们自己。之后的一步,就要看我们肯不肯真正面对自己,肯不肯认真处理自己,用心评议自己。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