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正文
评弹夫妻吴迪君、赵丽芳来沪纪念书坛生涯50年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3月22日09:11 解放日报

  评弹夫妻吴迪君、赵丽芳来沪纪念书坛生涯50年。昨天在名为“让评弹更具吸引力”的座谈会上,夫妻俩一再强调,“评弹来自民间,它的知音在人民之中。”

  1998年,吴迪君、赵丽芳夫妇为了与儿子团聚,移民去了加拿大,但一年中仍有8个月的时间在评弹的母土———苏浙一带舞台上演出。有的同行看不懂:夫妇俩早就过了退休年龄,在加拿大的生活又那么优裕,何苦回来跑码头?在加拿大演场评弹折合人民币有600
体验佳能,获佳能大奖!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来F1频道看狂飙赛事 首届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0多元,这里平均每场不过300来元。还有的更是不屑他们像江湖艺人四处跑码头,连小乡小镇的茶室也肯屈尊前去演出。吴迪君笑道:“跑码头有什么不好?虽然辛苦点,但这里有评弹艺术的真正知音。看到老听客们满足的笑容,我们就觉得满足开心了。”

  站在一边的赵丽芳说,听评弹是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别看一桌二椅两个人,照样能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的写意与诗化;如能将一段故事表达得淋漓尽致,就可以让生活在今天的观众体会古人的情怀与悸动。他们之所以拎着弦子与拍板四出赶场子,就是想用这门魅力无穷的艺术来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看到书场外挂出客满的牌子,得到茶座上听众由衷的喝彩,这是最快慰的事。

  谈起现在的评弹现状,夫妻俩话也更多:“目前的状况很有利评弹发展。在苏浙一带中小城市,因为经济好了,老艺人的待遇提高了,老百姓口袋里零花钱也多了,很多新书场正在建造,关键就看我们演员能不能抓住听众。”本报记者端木复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