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建国)提前数月出售演出票,让观众有充分的时间选择,在欧美的剧院和表演团体已形成惯例。最近,上海歌剧院推出“春季演出攻略”计划,力图突破原有票务方式,尝试提前售票做法,到昨天为止,效果令人喜忧参半。
按照内地惯例,每台演出的售票开始时间,一般提前一个月左右。上海歌剧院在参照国外剧院的售票方式之后,早在去年秋天就排定了2004年的全年演出计划,并把从3月20日
起到6月初的10台演出,全部放到网站上公开提前售票,而且采取越早购票折扣越高的措施。首场演出今晚在上音贺绿汀音乐厅举行,是由美国指挥家巴克执棒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出“从贝多芬至二十世纪”交响音乐会。可是,到昨晚为止,这台音乐会出票率不到六成,成绩显然不大理想。之后的9台演出,有歌剧《奥赛罗》、合唱《安魂曲》、中德合作的清唱剧《卡尔米娜·布拉拿》等,节目精彩,但出票也寥寥无几。
显然,观众们依然不大习惯过早地去确定几个月后自己是否到剧场欣赏音乐会。分析本地以往各种演出的售票情况,就会了解到:越是临近演出日子,购票的状况就会越热烈。许多演出商都会重视“上场票(即演出当天出售的票子)”,也正说明了观众对艺术消费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上海歌剧院常务副院长林宏鸣认为,就如房子预售能及时为开发商回笼一部分建设资金一样,实行提前售票,可以让文艺团体保证节目生产的资金投入,这种做法有利于保证节目质量和降低投入风险,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做法还未让观众适应。
当然,上海歌剧院采取提前售票的做法,尽管出票情况不佳,但也已经尝到了一些甜头。如不少企业提前了解了剧院的安排后,结合企业的日程安排,纷纷前来联系包场、预订团体票等。4月中旬该院上演的歌剧《奥赛罗》,甚至已经准备加场。所以,林宏鸣指出,万事开头难,还需完善措施,加强宣传,“提前售票”是有良好操作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