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大型革命现代歌剧《江姐》于1964年北京首演,今年,恰逢原版《江姐》首演40年纪念,北京综艺博览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再续红岩魂,于7月1日在北京展览馆剧场隆重推出大型原版歌剧《江姐》全剧,为庆祝我党华诞83周年送上一份精美厚礼。
经典歌剧《江姐》可谓是我国本土歌剧史上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它是我国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老师的抗鼎之作,至今为止谈到《江姐》阎老还流露出无限的深情。据说
阎老在读完长篇历史小说《红岩》以后,立即被江竹筠烈士的铮铮铁骨所震撼,并立即决定把它搬上舞台。在之后的两年间,为写好《江姐》,阎老怀揣剧本几下重庆,多次采访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与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位亲属和战友谈得声泪俱下。通过反复琢磨、推敲砥砺,《红梅赞》、《绣红旗》、《告别战友》等经典唱段陆续出炉,后又经过精心编排,歌剧《江姐》终于在1964年9月在首都北京隆重首演。北京演出后立即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各界专家也给于了高度的评价。1964年10月13日晚,毛泽东在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等陪同下,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也观看了歌剧《江姐》。毛泽东看得很专注。第二天便接见了剧组的同志们。年底,剧组准备去南方演出,毛泽东再次鼓励:“我看,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去教育人民嘛!”阎肃回忆道:“在我的记忆中,一位共和国领袖对一出歌剧如此重视,的确不多见!”
一提起《江姐》,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那位身着藏兰的旗袍、鲜红的毛衣、洁白的围巾,身体虽略显单薄却一身浩然正气的女子形象,是《红梅赞》、《绣红旗》、《告别战友》、《春蚕到死丝不断》等经典唱段的优美旋律和深情歌词,是“小萝卜头”小心翼翼地手捧装着火柴盒,向着高高的监狱天窗放飞蝴蝶的天真笑靥,是几位女烈士在听到新中国成立喜讯之后,饱含欣喜与深情围坐绣出五星红旗的场景……在温情中、细节处展现出革命烈士冷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此后以歌剧《江姐》为基础改编的各种艺术形式,不论是电影、话剧、舞剧、京剧,甚至公映不久由著名导演张元执导的现代京剧电影《江姐》,都始终离不开歌剧中的经典表现形式。
歌剧《江姐》还是最为歌剧的发祥地欧洲认可的中国本土歌剧。2004年德国戏剧节主席贝尔·哈斯评价歌剧《江姐》道:“江姐就是中国的圣女贞德,她既是英雄,有是一个充满爱情意味的真正女人。”
据主办公司透露,虽然这些年来北京地区以《江姐》为题材的表演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持续不断,但原版的歌剧《江姐》却久违观众。这次歌剧《江姐》“七·一”献礼将本着“重温原版”的宗旨成为近20年来北京首次重演。相信广大观众一定能在原汁原味的歌剧经典中再获高品质的艺术享受。
相信堪称“中国歌剧史上最经典的革命浪漫主义英雄史诗”的歌剧《江姐》,能在党的83周年华诞当日,给观众带来一番耳目一新的美的享受和灵魂震撼。让我们翘首以盼,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