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鹅湖》这样的经典芭蕾舞剧中穿插空中飞人、丢草帽、技巧等杂技节目?记者近日获悉,一部由广东军区战士杂技团排演的大型杂技芭蕾剧《天鹅湖》将从3月25日起在上海大剧院连演20场。很多人都心生疑问:用中国杂技演绎西方经典芭蕾舞剧,究竟是借用《天鹅湖》的名义演杂技还是进行全新的艺术尝试?原来,曾获得文华奖和荷花奖的著名编导赵明亲自操刀,从剧情、经典舞蹈片段和舞美特技等方面对中国版《天鹅湖》做了个大“手术”。
一改:大改剧情
2001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一个融合了中国杂技技巧的节目“东方天鹅”赢得了各国首脑的掌声,其中白天鹅用足尖在王子手臂上自如行走的美妙场景,至今仍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经过三年的创作,如今的“东方天鹅”已经不再是短短十来分钟的舞蹈,而是一部有情节的杂技舞剧。
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而中国版天鹅湖的故事发生在东方,讲述了一位欧罗巴王子远赴重洋,历尽艰险来到东方紫禁城解救被黑鹰施咒变成天鹅的美丽少女的故事。如果用杂技演绎原汁原味的《天鹅湖》恐怕就会不伦不类,于是赵导第一个下手改的就是剧情,以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串起了如柔术、蹦床、大跳板等20个国际金奖杂技节目。天鹅除了会展现“单足肩上转体180度”、“单足头顶阿拉贝斯”和“单足头顶踹燕”等源自“东方天鹅”、结合了芭蕾经典技巧和中国杂技动作的技巧之外,还将出现“空中芭蕾”、“钢索芭蕾”、“倒跳芭蕾”等惊险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新尝试。
为了能让更多的观众接受这个全新的艺术形式,赵导特地用一个中国式的婚礼结束全剧,这样的结尾更能体现全剧中西结合的特色,整台舞剧的中国气氛也会更浓一些。
二改:四小天鹅变青蛙
一想到天鹅湖,“四小天鹅”的舞蹈片段就会闪现在眼前,这个经典片段成为了中国版《天鹅湖》最难逾越的难关。虽然“四小天鹅”全长仅1分31秒,可如果删去这段场景就称不上是《天鹅湖》了,而采用传统芭蕾演绎,就体现不出杂技芭蕾的特色。经过主创人员的反复研究,决定让演员倒立着用两个手掌完成这段舞蹈,并将其重新命名为“四小青蛙”。
广东军区战士杂技团的宁根福团长告诉记者,为了排练这段“四小青蛙”,团里的演员可是吃尽了苦头。以前这些演员连续倒立半个小时绝对没有问题,可现在对他们来说,倒立着跳舞的这一分多钟变得相当漫长。演员们反复摸索,经历八九次改编,每天排练无数遍,才练成了“四小青蛙”。宁团长对于这次的大胆创新显得非常满意,“用杂技处理后的这段舞蹈一定会给观众带来很多惊喜”。
为了忠于原著,整台舞剧的音乐将采用柴科夫斯基的原创音乐,演出时将首次邀请交响乐队为杂技演出现场伴奏。
三改:特技助兴
有别于芭蕾舞的纯艺术和杂技表演的纯技巧,中国版《天鹅湖》更多的加入了高科技元素。宁团长透露,在这次的演出中,天鹅将在舞台上空飞翔,而观众却看不到演员身上的“威雅(钢丝)”。据悉,这种“隐形威雅”是杂技团自己研究开发的,而出来的舞台效果就如同大卫魔术中的空中飞人一样神奇。
在最后一幕,包围整个舞台的四千朵鲜花将在霎那间盛放。为了增加现场感,白天鹅身上的羽毛还将自由地全场飞舞。此类借鉴了歌剧《卡门》、电影《阿甘正传》的经典场面,都将借助高科技的手段完成。此外,整台舞剧中间将有魔术和小丑串场,体现多元化的杂技艺术。 作者:晨报实习生 吴雯洁 记者 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