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全力推出意大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达里奥·福名剧
《女人的最后一天》
意大利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达里奥·福的名剧《女人的最后一天》自三年前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以来,一直连演不衰,去年演出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不
少话剧观众为错过这个难得的好戏而遗憾不已。不过这些观众的愿望就将很快得到满足了,新年刚过,这部经典喜剧会再度和上海的话剧观众见面,上海的戏迷朋友们将又一次领略这个意大利经典黑色幽默带给我们的冲击。
《女人的最后一天》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这是平常的一天。朱丽亚在被丈夫抛弃后精心策划了自己的“死亡”,只是在向她深爱着的丈夫告别时,一连串错误的电话、错误的交谈开始了。朱丽亚不堪其扰,却在与家庭妇女、妓女、自杀者不得不进行的交流中,暮然发现了自己的愚蠢与可笑,最后选择了积极的面向生活。这部戏也从一个侧面体现西方女权运动发展状况及西方妇女的生存状态。
本剧将运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多媒体技术和全新的创作思路来架构整个戏剧。近年来,戏剧舞台上的多媒体运用对国内观众应当不能算作十分陌生。几年前,英国的多媒体戏剧《天花与热狗》曾在沪上热演,2003年来自加拿大的《震颤》又令观众眼花缭乱、大开眼界;而在本剧的演出中,鸟笼式的舞台布局、出人意料的机关布景、精心特制的电脑音效结合极至的视觉投影,又一次全方位地玩转舞台。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实力派演员宋忆宁刚刚在情人节前后为上海的话剧观众调制了一杯味道醇美的卡布其诺(《卡布其诺的咸味》),又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歇斯底里的意大利中年女性,相信这一次,她会令喜欢她的观众大呼过瘾。
虽然早已是上海话剧舞台上的当家女演员之一,宋忆宁仍然于近几年不断地在舞台上寻找挑战自己的机会。除了在《卡布其诺的咸味》中一演三角外,《蝴蝶是自由的》中的那位傲慢的母亲也令观众们过目难忘,去年夏天演出的萨特名剧《肮脏的手》中,她出人意料地扮演了一位女杀手。在由美国演员艾华担纲的《女人的最后一天》首轮演出中,宋忆宁在幕后扮演了该剧所有女性角色的声音形象,着实体现了一把雄厚的嗓音功底。事后她坦言,当时她就开始觊觎剧中女主角朱丽亚。作为一个成熟的中年女性,她对这个角色的遭遇和心理有一种特殊的体会,因此她根据自己的年龄特征对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把女主角塑造成一个年近更年期,有一些神经质的歇斯底里的女人。这个形象实际上更接近作者创作本子时塑造的那个女性形象。她是个喜欢流行的人,可是追求的是过时的流行,她喜欢打扮,却永远显得不得体,她喜欢引起异性的注目,却遭到了丈夫的遗弃。因而她变得更加的神经质,甚至因为生理、心理得不到满足,而显得变态。她给自己设置了奇怪的报警装置,制订了可怕的减肥食谱,甚至做一些可笑的体操;她依然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对遭抛弃始终耿耿于怀,可她却又要故作潇洒,然而言谈举止之中,在她自己不经意之时,又会有一些真情流露,所有的笑料也将在此中得以体现。在排练中,宋忆宁幽默、道地的表演常常逗得整个排练厅欢笑不断。
另外,除了一个人挑起玩转整个演出的重担外,剧中所有女性角色的配音仍将都由宋忆宁完成。在演出中,有时会出现“自己”和“自己”大唱“对台戏”的情况;按照宋忆宁的话说是自己和自己“作对”。不过,各种各样的女性配音与宋忆宁本人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却让人感觉不到它们是出自同一人之口,没有相当功力的舞台剧演员恐怕很难胜任,在《女人的最后一天》的演出中,观众将看到的是一个宋忆宁的“实力秀”。
内容简介:
这是平常的一天,也是一个女人最后的一天。朱丽亚在被丈夫抛弃后精心策划了自己的死亡,只是在向她深爱着的丈夫告别时,一连串错误的电话、错误的交谈开始了。朱丽亚不堪其扰,却在与家庭妇女、妓女、自杀者不得不进行的交流中,暮然发现了自己的愚蠢与可笑。
主创队伍:
本剧的主创队伍是一支来由世界各国艺术家组成的“多国部队”。编剧来自意大利、导演来自英国、演员来自中国、舞美设计来自新加坡;来自世界各国的全新创作思路和表演理念将进行碰撞;而东西方思维的碰撞造就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话剧精品,对于上海观众无疑是具有较大吸引力的。
关于作者:
对于本剧的作者达里奥·福,上海的话剧观众不会陌生。前中央实验话剧院带来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在沪上掀起了一股“达里奥·福” 热,使得这位意大利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着实风骚了一时。达里奥·福1926年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桑贾诺镇,从小受到当地传统文化——民间说唱和木偶表演——的熏陶和影响。年轻时曾在米兰的石莱拉艺术学院主修建筑,但真正吸引他的还是戏剧舞台。他的艺术生涯起始于舞台的布景设计,后成为演员,继而创作剧本,最终集戏剧、导演、演员于一身。达里奥·福创作过四十多部作品,其中大部分被译成了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并且在三十几个国家约舞台上演过。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一针见血》、《大天使不玩弹球戏》、系列剧《滑稽的神秘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拒不付款》、《阿尔内基诺》等。达里奥·福的作品几乎都是贴近生活的时事讽刺剧和政治剧,剧中的人物、主题、情节都沿用了风行于十六、十七世纪的即兴喜剧的创作传统,再加上他本人生动、夸张的表演才能,使他的创作赢得了大众的笑声和欢迎。但达里奥·福始终是用笑声作为针砭时弊、揭露守旧和虚伪的武器。他一贯站在受压迫者、尤其是妇女的一边,为他们呐喊、抗争。正如瑞典皇家学院在颁奖词中说的那样:“达里奥·福鞭挞权威,维护着被蹂躏者的尊严,在哭声泪影中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上的种种弊端和不义以及其历史背景。他是一位严肃的讽刺作家。”
值得一提的是,本剧是他和妻子弗兰卡·拉梅共同创作的。说到达里奥·福的艺术成就,自然也不能不谈弗兰卡·拉梅的艺术活动。弗兰卡·拉梅出生在一个民间艺人的家庭,襁褓时就上了舞台,对传统的讽刺喜剧也有着丰富的舞台知识和实践经验。达里奥·福和弗兰卡·拉梅剧团成立后,他们两人夫唱妇随,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艺术热情投身于舞台。同达里奥·福一样,拉梅的艺术活动也充满了鲜明的时代气息,强调其社会功能。她积极寻求社会对妇女的态度的改变,而且认为这种改变不应仅仅是体现在工作上的平等,而更应该是男人和女人在情感和性关系上的平等。应该说,在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过去了二十年后,观众对这一题材已经不再陌生了。但拉梅认为,只要男人继续在“喜新厌旧”,只要女人仍生活在被强暴的恐惧之中,只要她们仍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只要她们在这个社会上仍被剥夺了追求性愉悦的权力,那么她就会继续有她的观众,她就仍要为受蹂躏者呐喊。本剧以及《回家》和《只有一个女人》都反映了这一题材,它们的成功上演便证明了这个事实。本剧语言生动、表演夸张,充满了意大利式的黑色幽默;在嘻笑怒骂中不乏尖刻的讽刺和辛酸的幽默,是一出颇能代表达里奥·福和弗兰卡·拉梅艺术特色的讽刺喜剧。
关于导演:
本剧导演蒋维国(英),198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班,1989——1991年为美国纽约大学访问学者,1992——1996年就读于英国利兹大学,获戏剧博士学位;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副教授,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员、教员(戏剧系,东亚系),台湾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副教授,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客座教授。执导的主要作品有:《电梯的钥匙》(台湾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The Wilderness》(话剧《原野》英译本,1998,英国利兹大学戏剧系)、《真理》(话剧,自译自英文,1997,台湾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Return from Utopia》(话剧《武陵人》英译本,自译,1996,英国利兹大学戏剧系)、《Macbeth》(话剧《麦克白》,1994,英国利兹大学戏剧系,赴’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演出)等。在本剧的创作中,他将力图以当今的都市文化为背景,用整体荒谬、细部写实的手法细致而真实的描写一个现代都市文明中的一个共同的主题,力图通过夸张、幽默、出人意表的舞台表现方式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让人们在笑声中了解真正的西方现代社会。
关于舞美设计:
本剧舞美设计吕萍(新),1990年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上海青年话剧团舞美设计,并兼“精品剧场”策划及制作人。现为新加坡“LP创意工作室”设计暨艺术总监。她的设计理念现代感极强,往往在简洁明快之中蕴涵着深层的意韵和思考。在本剧中,舞台的鸟笼造型既给予了演员最大的表演空间,又富含深刻的寓意;马蒂斯夸张变形、色彩强烈的油画装饰的舞台为表演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其主要的舞台作品有:话剧《巨人的情怀》、《月亮湾的女人》、《走进毛泽东》、《情人》、《大西洋电话》、歌剧《那湖上的篝火》、《从前有座山》、《屋顶上的小提琴手》、《蝙蝠》、《学生王子》、《麦克白》、音乐剧《歌中情》、黄梅戏《红楼梦》、《丹心谱》等。曾多次荣获省级舞美设计奖和文化部首届“文华舞台美术奖”。
2005年3月16日至3月20日每晚19:15,《女人的最后一天》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上演。
票价80元
订票电话:64730123、647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