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正文

白先勇20年续传昆曲香火 打造青春版《牡丹亭》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14:51 深圳商报

  尤记得多年前初见白先勇先生的小说《游园惊梦》,手不释卷地一口气读完,放下书第一件事就是摸出架上一本旧版繁体的《牡丹亭》重温一遍。当年白先勇用上世纪30年代昆曲名伶的一段悲欢离合引我们走进四百年寻梦之旅,今天,他又将带着焕发青春的古老剧作翩然来到深圳,1月6日,我们将可以循着白先勇的足迹,走进牡丹亭畔,走进玉茗堂前,走进昆曲的前世今生。

  白先勇为传昆曲搁置写作

  痴迷昆曲半个世纪的白先勇,20年多前就是红遍大江南北、海峡两岸的作家,《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永远的尹雪艳》等等,曾在内地掀起一阵阵热潮。然而近些年来,提起白先勇,人们更多地会想到昆曲。为了保存这门古老的艺术,他甚至暂时搁置了写作。200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昆曲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早在此前20年,白先勇就已经开始为昆曲奔走呼喊。白先勇做了20年推广昆曲的“义工”,排演青春版《牡丹亭》是他多年宿愿,为了排演这出戏,他自己找了钱,亲自定了演出的美学标准,亲自在内地几个省市奔走,一手挑选演员,带他们拜师,亲自参与剧本删改,动用自己一切关系请来最好的创作人员,甚至,为了完美地在舞台上呈现中国古典的美,连一幅字,他都请来自己的好友、大书法家董阳孜亲自书写,一幅画,也请动了水墨画大师奚淞。一出戏,从剧本到服装、舞美、道具,任何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让美轮美奂的昆曲艺术在现代舞台上大放异彩。照白先勇自己的话说,昆曲“就像一个精美的磁器,放在角落,时间长了,落满了灰尘。没有人知道它的美,把它擦拭干净,放在灯光下,它的透明的光泽会让你惊叹。”“如果必须要人来为昆曲细细擦拭,如果必须要人来振臂一呼,那就是我吧。”

  有了白先勇,有了青春版《牡丹亭》,我们今天得以回到四百年前苏州园林的亭台楼榭中,听咿咿呀呀浅吟低唱,品呜呜咽咽笙箫笛管。然而,又有谁知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门古老艺术是经历了几多磨难、几度沉浮,才绵延至今。古往今来,可能没有哪一种艺术样式比它经历过更多的盛衰起伏,可是,在每一个生死存亡的曲折关口,总有无数追随者执着地抢救呵护,使之薪火相传。毫无疑问,是昆曲独特的魅力引无数知音竞折腰。

  昆曲发源于600年前的苏州昆山

  真要追溯昆曲的历史,我们要回到600年前江苏昆山的傀儡湖畔。元明时期,很多艺术家时常在此湖上泛舟,拍曲应和,这里至今还有一处叫“行头巷”的地方,想来是当年演员更换行头的所在。昆曲的前身是流传于昆山一带的一种传唱歌调昆山腔。起初,作为南戏的一部分,昆山腔流传并不广。一直到明代嘉靖年间,昆山文士魏良辅“面壁十年”,躲在小楼上潜心钻研,将昆山腔溶入弋阳腔、海盐腔、北曲等其他声腔,合南北之所长,创造出全新的声腔,并加入箫管弦索乐器,使昆山腔演变为昆曲。因此,魏良辅被后人称为“曲圣”。这之后,另一个昆山人梁辰鱼写出了第一部用昆山腔演唱的戏剧《浣纱记》,从此,历来只有清唱的昆曲演变为昆剧。

  今天的观众很难想像昆曲极盛之时的风采。苏州昆山一带古来就是江南富庶之地,多状元、多官僚、多退隐之士,尤其到了明代,苏州园林之盛,甲于天下。许多名曲师、歌唱家、优伶艺人应达官贵人、商贾富豪之邀,聚会园林,终日清喉婉转、弦索相应,那笛声悠扬、水波生风的情景,不知迷醉了多少文人雅士。江南豪富沈万三、明末名士钱谦益都曾是昆曲的忠实爱好者。就是人们熟悉的“秦淮八艳”也多以串戏为韵事,倾国倾城的陈圆圆据说最善昆腔,出演《西厢记》中的红娘,“曲尽萧寺当年情绪”,才子冒襄在《影梅庵忆语》中形容她的演唱“如云出岫,如珠在盘,令人欲仙欲死”。烈骨柔肠的李香君妙解音律,为旦行翘楚,据说尤其擅长演出《琵琶记》。

  离文学越来越近离舞台越来越远

  明万历年间,昆曲走出江南,进入北京,并传入宫廷,从此确立中国戏曲“正声”的地位。“四方歌者皆宗吴门”,明末的离乱也没有阻止昆曲蓬勃的发展,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连皇帝也成为昆曲戏迷。然而昆曲的第一次危机也在这时产生。地方戏曲奇峰突起,引发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花雅之争”。昆曲历来被奉为正宗,曲调和唱词又非常高雅,因此被称为“雅部”,地方戏曲花样繁多,便统称“花部”。昆曲在创立之初就声律严谨,用词典雅深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特点也愈演愈烈,唱腔字少腔多,转折过密,被人们戏称为吃“鸡鸭鱼肉”,因为只能听到“咿呀吁呦”的声音,唱词都被唱腔吃掉了。艺术上日趋精美,生活中却日渐脱离大众。昆曲剧本也受到仕子文化的影响,离文学日近,离舞台日远。尽管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曾拥有大批观众,“花雅之争”的结果却是以昆曲的一败涂地告终,从此,开启了昆曲百多年艰难求存的历史。

  乾嘉之后,昆曲逐渐退出宫廷,但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方,昆曲演出仍占主导地位。而北方的昆曲艺人离开宫廷后,也有一些转入乡村,虽然声势不大,却一线单传,流传至今,成为今天的“北昆”,据说梅兰芳先生初习昆曲,就是师从北昆艺人。但这些都不能阻止昆曲没落的命运,随着京剧的不断南下,昆曲在南方的舞台上也逐渐消失。清末江南四大昆班以全福班历时最长,几度报散,旋又复起,苦苦支撑到1923年,最终还是以散班告终。此后,全国各地已经找不到昆曲剧团单独演出了。历经磨难的昆曲此时好像真的走到了尽头。在这样存亡绝续的关头,苏州的昆曲爱好者们在1921年发起了“昆剧传习所”,为昆曲作出了“薪尽火传”的历史性贡献。

  44名“传”字辈接香火

  昆曲艺术的精美绝伦注定了它的传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没有昆曲传习所在20世纪20年代的艰苦努力,昆曲或许早已寿终正寝了。按照习惯的方法,昆曲艺术的传承或是梨园世家代代传,或是延师教习,以班带班。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昆剧传习所却与以前的做法不同。它是由社会名流发起筹办的具有戏校性质的新型科班,因为传习所的学员一律用“传”字艺名排行,所以后来被世人统称为“传”字辈。一个“传”字,既显示了他们是昆曲传习所的学生,又寓意着昆剧艺术薪“传”不息的祝愿,同时也多少透露出唯恐昆曲难以为继的无奈。传习所开办之初就遇到经费困难,后幸得到喜爱昆曲的上海实业家穆藕初的资助,但好景不长,穆藕初先生事业突遭失利,传习所几经辗转,几乎难以为继。

  传习所先后培养出44名“传”字辈艺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成立了“仙霓社”,成为30年代硕果仅存的昆班,他们继承传统剧目,串演新戏武戏,吸引了一批新的观众。但天有不测风云,1937年“八一三”战火燃烧,“仙霓社”全副衣箱被焚毁,被迫停止演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传”字辈演员们散入地方戏剧团,在夹缝中求生存,终于坚持到1949年,把这门古老的艺术传入了新中国。可以说,没有这一承前启后的群体,昆曲不可能这样完整地保留到今天。

  提到建国之后的昆曲,不能不提到1956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十五贯》,当时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其“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其后,苏、京、湘、沪等地相继建立昆曲的专业演出团体,这些剧团使濒临消亡的昆剧再一次复苏。而排演《十五贯》的正是“传”字辈艺人周传瑛和王传淞。如今“传”字辈艺人多数都已谢世,但他们的艺术薪火却已经流传人间。今天我们将要看到的青春版《牡丹亭》总导演汪世瑜就是周传瑛先生的弟子。

  一线单传,不绝如缕,昆曲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传奇。碧落黄泉,人间天上,杜丽娘对“情”的追索生死不能阻隔。从《游园惊梦》到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为昆曲沉醉半生,昆曲迷对“美”的执着何尝不是百转千折,痴迷不悔。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这一场横跨四百年的戏剧姻缘,去欣赏这一出色彩斑斓的还魂梦。梁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95,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